为多角度展示深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提升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的国际交流、交往功能,促进深圳的国际化程度,凤凰网开展“聚光深圳”国际交流会客厅项目,旨在全力打造兼具思想性、开放性和影响力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活动以线上对话的形式,邀请深圳各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代表等嘉宾,对话世界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及国际组织代表,共同聚焦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领域,探讨深圳与各国的不同做法,交流国际经验,助力提升深圳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 阅读,彰显一座城市的气韵和格局

    阅读,彰显一座城市的气韵和格局

  • 图书馆是一个民族最踏实最造福民众的文化事业

    图书馆是一个民族最踏实最造福民众的文化事业

  • 阅读,以微光映照一座城市的文明

    阅读,以微光映照一座城市的文明

  • 阅读和教育,可以改变世界

    阅读和教育,可以改变世界

“聚光深圳”国际交流会客厅即将上线
由中共深圳市委网信办指导,凤凰网主办的“聚光深圳”国际交流会客厅活动将在线上首播。 [详情]
图书馆是一个民族最踏实最造福民众的文化事
周国平就公共文化设施、政府文化建设以及市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详情]
阅读,以微光映照一座城市的文明
南翔就阅读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分享,他表示阅读对城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可以从城市中具体的人身上表现出来 [详情]
阅读和教育,可以改变世界
哈桑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阅读发展方面做出的成果进行分享,他认为要重视“碎片化的阅读时间”。 [详情]
关注阅读教育,塑造良好的阅读
克里斯托弗对培养青年学生养成正确阅读习惯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可以通过科技赋能塑造阅读文化和阅读习惯。 [详情]
时尚产业融合新生代群体需求 顺应可持续化发展趋势
包英丹表示深圳有很强的可持续创新活力。城市不断吸引着全球各地的学子归来,多元化思想的碰撞、融合为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详情]
城市建筑既要与自然融合 也要与传统文化基因融合
陈可石以在伦敦旅居的生活体验为例,认为伦敦与深圳两座城市都是典型的移民城市,都在多元背景下激发出创新活力。 [详情]
平等定义创新 共建“创客之城”
封昌红谈到“创客之城”是深圳闪亮的城市标签,让“人人都参与创意”才能打造从先行到示范的创意之城。 [详情]
城市规划以人为本 打造有活力的城市交互体验
Bob Lee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谈城市创意。有人的地方就有城市,城市规划师在原本蓝图上将城市布局优化,使其更宜居、更美好。 [详情]
秉承开放思维 将传统设计与国际亮点结合
Veron Sung从视觉设计师的角度谈到创意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她认为视觉艺术存在于城市的细微末节、方方面面。 [详情]
重视民间力量 推动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杨松颖就目前深圳在开展的生态保护工作分享了经验,他相信结合坚实的科研力量、创新精神和金融中心优势,深圳能够形成生态保护投融资机制新模式,成为湿地保护平衡发展典范。 [详情]
生物多样性 体现在城市生活每一处细节
魏晓锋就深圳如何进行生态系统建设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城市绿地建设应考虑植物适应环境变化、在未来以及极端环境下的碳汇能力。 [详情]
关注湿地保护 合作共赢未来
Hyeseon Do就气候危机对候鸟迁徙带来的挑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深圳红树林湿地既是候鸟重要栖息地,也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的中转站,对候鸟的迁徙和繁殖十分重要。 [详情]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世界共同投入
Cristina Gomez Garcia-Reyes分享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护生物多样的方法,她表示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鼓励私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为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回报,同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有透明可持续的监察体系,找到量化方法。 [详情]
聚光深圳论坛一《阅读,与城市共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全民阅读作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读书活动、阅读空间等方式培养公众阅读兴趣和习惯。那么“阅读”与“城市”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全球各城市是如何通过“书店”、“出版”、“活动”等载体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文化魅力?如何从多业态跨界合作的阅读空间、科技改变阅读等方面为阅读赋能,阅读如何与城市实现共生呢,第一次圆桌论坛,将以“阅读,与城市共生”为主题来聊一聊。
聚光深圳论坛二《创新无界,时尚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赋能城市》
本期的主题是“创新无界,时尚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赋能城市”,一起来探讨深圳与全球创意城市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在哪里?国际上创新的空间和逻辑,时尚设计与科技、文化、商业等创新要素如何深度融合等话题。
聚光深圳论坛三《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径》
“生物多样性”都是首屈一指的重要议题。城市化发展进程,给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本期交流会的主题聚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径”,探讨如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有哪些?生物多样性实现科学保护和修复的路径及智慧解决方案又有哪些?
王京生
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国务院参事
王京生
曾任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主要著作编辑《大家的声音:深圳读书论坛演讲实录》、《文化立市论》、《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圳十大观念》等。
王京生在2001年撰文提出了市民文化权利的概念。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就是使每个市民都有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权利。
周国平
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坪山图书馆馆长
周国平
周国平,坪山图书馆馆长,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顾问、湖北省图书馆名誉馆长。
连续多年受邀担任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评委。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等;译《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南翔
国家一级作家、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深圳晚8点周五书友会策划人
南翔
本名相南翔,深圳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一级作家,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小说、散文、评论《南方的爱》《大学轶事》等十余种。
在国内多种文学期刊发表数百篇作品,几十篇被新华文摘、选刊、月报和各类选本转载。小说五度登上中国小说排行榜,获北京文学奖、上海文学奖、鲁迅文艺奖等20多个。
Hassa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专家和智能课堂项目负责人
Hassan Adeel Shehzad
曾在泰国曼谷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任职,目前在中国深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担任项目专家和智能课堂项目负责人。
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制度和政策层面与不同利益攸关方和合作伙伴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倡导和促进将信息通信技术和高等教育新兴技术趋势相结合的方式。
Christopher KLUZ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助理教授
Christopher KLUZ
Dr.Kluz在埃默里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埃默里大学以及美国和韩国的多所文理学院任教。
热爱教授西方文明的经典哲学文本,同时也对道德心理学和早期现代哲学有一定的研究兴趣。他的个人学术兴趣包括文学、艺术和电影领域。
陈可石
著名建筑师,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建筑文化人物
陈可石
陈可石教授是中国目前古镇复兴和旅游小镇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他长期坚持研究中国古镇空间序列和传统建筑艺术元素,同时又引入欧洲古镇设计的成功理念。
发表相关论文80余篇,专著5部,他提出的“城市人文 主义”和“绿色新田园城市”理论并运用于小镇的设计之中,先后设计完 成包括洛带、大理、水磨、下司等 27 个古镇的复兴成功案例。
封昌红
中国工业设计协同创新平台秘书长,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战略咨询委员会执行秘书长
封昌红
自 2006 年踏入工业设计领域, 曾带领深圳设计开创行业数个第一;2018年以前瞻性思维提出“设计新生,和而不同”全新理念并在 2019 年提出“城市共创,设计开窗”升级理念,主张以设计的力量打造一座有远见的 城市,在全球设计界引起共鸣。
封昌红自执掌深圳市工业 设计行业协会以来,在全国先后发起成立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中芬设计园等设计创新载体。
包英丹
AGNES BAO 国际知名策展人,意大利东方文化艺术协会会长
包英丹
国际资源整合专家,时装设计师,国际策展人,多所设计院校客座教授,蝶讯可持续创意设计特约顾问,可持续创意设计项目"TRASH DESIGN"创始人。
擅长从0到1品牌或可持续创意设计项目及操盘运营,数字时尚,国际资源整合,企业战略规划,数字时尚市场营销,奢侈品商业创意管理,企业家商业意识创新,企业创意力提升等,拥有16年以上国际大型项目的运作经验, 目前在多家公司做创意设计艺术顾问。
宋为弄
香港视觉艺术家
宋为弄
Veron Sung是一位跨领域的摄影媒体设计师。她在英国和法国接受教育,在8个国家生活和工作,拍摄了40多个国家。
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并获得众多海外和本地奖项。她的作品包括升级回收照片/视频小工具vcycles万花筒设计,3D照片模型Fotomo设计,大型数字负氰基接触印刷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着色照片设计等等,得到了香港和国外媒体的广泛报道。
Bob Lee
瑞典设计屋主席
Bob Lee
瑞典设计屋主席、董事长,拥有美国、加拿大和英国高级曲面和渲染艺术导师最高教职认证。
Purdue大学,森林与自然资源访问学者,KONSTFACK 国立艺术设计大学建筑室内设计。
魏晓锋
深圳国家基因库生物信息数据库副主管,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EBP) 子委员会主席
魏晓锋
负责EBP各子项目的信息化和数据标准规划,全球基因组生物多样性联盟(GGBN)数据共享和获取标准专家组成员,国家标准SAC/TC287/WG1数据及数据库工作组专家组成员。
主要负责生命科学领域大数据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包括带领团队设计和建设生命大数据平台CNGBdb。
杨松颖
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资深专家顾问、红树林基金会高级顾问
杨松颖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学博士。2014年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海洋保护团队,通过公民科学活动,研究海洋垃圾及沿海生物多样性问题,并识别海洋生态热点,为政府进行海洋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支撑。
2019年开始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的顾问海洋保护项目工作,正积极建立与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便提供更多全面且深入的解决方案,以促进社会采取科学的行动来共同保护海洋。
Cristina
世界经济论坛-城市自然解决方案负责人
Cristina Gómez Garcia-Reyes
克里斯蒂娜是哥伦比亚国家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总干事的顾问,将研究所的科学议程和生物多样性数据,与利益相关者的优先事项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做出有关这一方面的决策。
她拥有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人类学(荣誉)学士学位,以及英国杜雷尔保护与生态研究所的保护与农村发展硕士学位。 她目前是世界经济论坛生物多样性城市倡议的项目研究员。
Hyeseon Do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EAAFP)秘书处项目官员
Hyeseon Do
Hyeseon Do 女士拥有中国北京人民大学的法学学位。她目前作为项目官员领导东亚-澳大拉西亚航线伙伴关系秘书处的整体项目工作。
她一直致力于通过不同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政府、机构、学者、现场管理人员)的参与以及会议/会议的组织来加强西/黄海潜在的生态合作。她还曾在中国防治荒漠化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未来森林担任项目开发协调员。此外,她还担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信息和通信技术培训中心 (UN-APCICT) 的助理。
出品人:宋革
总监制:钟俊峰
总策划:程安逸 雷燕
专题策划/编辑:鲁媛媛 陈沁舒 林子豪 林寒旸
美编:刘芊芊
技术:廖志忠 惠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