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获欧美同学会第四届 “双创” 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赛区(广东珠海)在珠海高新区圆满落幕。作为首次落地珠海的国家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赛事,共吸引510个顶尖留学人才项目参赛,21个项目获奖,8个项目现场签署落地意向。

容闳故里引凤来,顶尖海归竞逐赛道
作为中国首位留学生容闳的故乡,“渴求人才与创新”早已刻入珠海的城市基因。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珠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支柱,更让此次赛事成为海归人才的“磁石”——自4月启动以来,赛事线上关注量突破150万人次,成为大湾区科创资源聚合的重要平台。
此次参赛的510个项目,覆盖人工智能、具身智能、6G技术、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整体实力亮眼,超90%持有自有专利。团队负责人多数毕业于哈佛、斯坦福等世界名校,60%以上拥有博士学历。
最终脱颖而出的21个获奖项目中,创业组80%以上项目已实现营收,创意组70%以上负责人具备创业经验。

政策资本双护航,8个前沿项目敲定落地
“引才”更要“留才”。赛事构建起“政策+资本+资源”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提供从融资对接到落地运营的全链条服务。超30个优质项目与投资专家达成初步对接意向,联动评委库投资机构储备管理基金超49个,基金规模超80亿元,覆盖“母基金+直投”“天使+VC+PE”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
获奖项目除现金奖励外,还可享受珠海高新区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落户奖励及产业扶持、人才住房等配套政策,超百亿元规模的珠海发展投资基金提供坚实支撑。
活动现场,8个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领域的留学人员优质项目成功签署落地意向,包括面向AI的高端激光器光电芯片、基于植入式脑机接口的人工视觉重建等,与珠海重点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实现“赛事比拼到产业转化”的无缝衔接,将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新动能。

创客话心声:硬核技术遇沃土,扎根湾区逐梦
欧美同学会第四届“双创”大赛涌现出一批具备自主核心技术的优质项目。
“面向AI的高端激光器光电芯片”项目斩获欧美同学会第四届“双创”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赛区(广东珠海)创业组一等奖,项目负责人、深圳市中科光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君雄介绍,该项目突破光子寿命、驱动电流等核心技术难题,打破国外垄断。他向凤凰网广东透露,计划明年在珠海设立分公司。“珠海在半导体、AI产业的扶持政策,让我们坚定了落地信心。”
获创业组二等奖的“空中大力士”重载无人机项目负责人黄兴睿表示,这款最大载重量270公斤的无人机已与南方海洋达成合作意向,正推进珠海高新区落地前期工作。
24个项目脱颖而出,“菁牛汇”再释科创活力
同期落幕的珠海高新区第十一届“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也释放出湾区科创活力:赛事分设企业组智能制造、企业组生物医药大健康及高校组,最终24个项目从超1000个报名项目中突围,获得赛事荣誉,尽显湾区科创活力。

“菁牛汇”企业组智能制造组一等奖为杭州谱析光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端特种碳化硅功率系统”项目,公司融资负责人韩禹介绍,该项目打破国外垄断,解决了极端环境下的芯片应用难题。参赛期间对珠海进行了实地考察,对珠海营商环境表示认可。目前,公司已与当地政府深度洽谈,计划赛后推动项目落地。
苏州铂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组织特异性外泌体药物递送体系的研发和生产”项目,获得“菁牛汇”企业组生物医药大健康一等奖,公司总经理李则轩则看中珠海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能助力我们的产品更快走向全球”,其落地计划正稳步推进。
系列活动接力引才,构筑科创策源高地
赛事落幕不是终点,而是珠海引才的新起点。活动现场,珠海高新区现场发布2025年留学生系列主题活动计划,“百万英才汇南粤”留学生专场招聘会、留学生珠海City Walk、第七届留学生节等留学人才相关系列主题活动,将于12月26日-28日在珠海高新区举办,打造“人才交流+项目对接+城市体验”多维平台,完善“引才—育才—留才—用人”服务生态。
当前,珠海高新区正全力建设珠西科学城核心区。从赛事聚智到项目落地,从政策护航到生态完善,这片科创热土正以最大诚意,吸引全球英才与湾区发展同频共振,让“回国创业第一站”成为海归逐梦的“成功起点”。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
【采写】曾书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