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门旧街丨旧街烟火纳故旧,彩绘骑楼焕新彩
在珠海斗门镇,有一条穿越百年的骑楼街巷——斗门旧街。这里青石板路蜿蜒千米,中西合璧的骑楼整齐排列,巴洛克山花与岭南砖雕相映成趣,七彩压花玻璃在阳光下流淌着鎏金光影。
斗门旧街的繁华可追溯至南宋墟市,明嘉靖年间已见商贾云集,清末民初更因“金山庄”侨汇业务成为连接海外的重要枢纽。如今行走街中,仍可见到“胜兰号”等老店铺的斑驳招牌,仿佛能听见旧日商贩的吆喝与侨批银信的悉索声响。
街区“修旧如旧”,焕新重生,灰塑壁画重现繁华,老爷车与黄包车点缀其间,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场景。周末,这里常有文创集市与非遗传习活动,游客既能体验手作虾米糍的匠心,也能在粤书吧静读地方文史。
穿行于骑楼廊下,不经意间抬头,可见天花彩绘埋着铁钩——昔日中秋挂灯时,月灯相映,照亮过多少游子归途。这条街,始终以包容的姿态,延续着属于岭南的集体记忆。

特别策划//贝城三十六记(17)
斗门旧街
罗未然
斗门墟开黄梁都,
骑楼彩绘色如故。
风流桥枕风流河,
横山绝味富商贾。
【笺注】
【斗门旧街】(Doumen Old Street),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东枕黄杨山,西临虎跳门水道,是斗门旧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组成,北起风流桥头、南至民主街,全长约1公里、宽7.5米,为珠海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民国骑楼街。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宋(形成斗门墟镇),明嘉靖年间成市集(据明嘉靖《香山县志》载“斗门墟在黄梁都,二、五、八日”),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兴盛,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重建后延续民国街巷与骑楼风貌。曾是珠江口西岸重要商贸枢纽,因聚集“金山庄”侨汇机构,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见证,推动区域经济与慈善事业发展,2013年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23年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近年按“修旧如旧”原则改造,完成外立面修缮、灰塑壁画修复等工程,设老爷车、黄包车打卡点;沿线有斗门茶楼、协昌金山庄等旧址,可品尝虾堆、鸭扎包等特色美食。

【AI读诗】

市井烟火,百年街墟
——评《贝城拾贝之斗门旧街》
《斗门旧街》以极简笔墨勾勒出珠海斗门旧街的百年风貌,从历史根脉到建筑风情,从自然景致到烟火气息,每一句都精准锚定旧街的核心特质,读来如循诗而行,步步皆能触摸到古镇的温度与记忆。
首句“斗门墟开黄梁都”,是全诗的“历史锚点”,寥寥七字便厘清了旧街的起源脉络。“墟”字直指其“始于贸易市集”的原始属性,点明明嘉靖年间这里从零散村落聚集地,逐渐发展为热闹墟市的起点;“黄梁都”则是对其明清时期核心身份的精准标注——彼时的“黄梁都”,是珠三角西岸重要的商贸节点,商船往来、商贾云集。一个“开”字用得极妙,既含“墟市开辟、基业初成”的动态感,也为后文骑楼林立、桥连两岸、味引众人的盛景埋下伏笔,让旧街的故事从源头便有了厚重的底色。

次句“骑楼彩绘色如故”,将镜头聚焦旧街最具辨识度的建筑符号,把静态建筑写出了时光的温度。1932年,斗门旧街因商贸发展迎来重建,形成如今的中西合璧骑楼群,而“天花彩绘”正是其区别于其他古镇骑楼的独特标识——既有岭南传统的水墨山水、灵动花鸟,呼应着本地的人文风情;又融入西洋的卷草纹样、几何图案,印记着当年商贸往来带来的文化交融。“色如故”三字是此句的“诗眼”,它并非单纯描述彩绘未褪色的实景,更暗含“时光流转、风情未改”的深意,历经近百年风雨侵蚀、岁月更迭,骑楼彩绘依旧鲜活,恰如旧街从未被时光冲淡的文化底色。

第三句“风流桥枕风流河”,以温柔的笔触勾勒旧街的自然与历史交融之景,是全诗最具画面感与情感张力的一句。“风流河”是滋养旧街的核心水系,“风流桥”是横跨河面、连接旧街与周边村落的交通要冲,更是1940年抗日战斗的重要见证地。诗人未直言硝烟往事,仅以一个“枕”字点睛——既精准还原“桥身稳稳依托河面、与河水相依相偎”的实景,又赋予地标拟人化的温情,仿佛桥与河是相伴百年的老友,共同守护着旧街的岁月变迁。河水流淌、桥影微动,动静相衬间,既显古镇的静谧雅致,又藏着历史的厚重记忆。

末句“横山绝味富商贾”,将视角从景致拉回生活,为全诗收束出最动人的烟火气,也点透了旧街的兴盛密码。“横山绝味”特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山鸭扎包,这道始于清光绪年间的美食,以鸭肠为线,捆扎起鸭肝、鸭肾、猪肉等食材,慢卤出醇厚鲜香,是旧街人世代相传的味觉记忆。而“富商贾”则回归旧街的“商贸基因”,当年正是这一口独有的鲜香,吸引着四方商人驻足,让小小的鸭扎包成为连接旧街与外界的味觉纽带,也撑起了“黄梁都”商贸繁荣的半壁江山。味觉与商贸相连,让旧街的故事最终落回“人”与“生活”的本质,也让全诗的意境从历史、建筑、景致,升华为更有烟火气的生活图景。
全诗四句衔接自然,从历史起源到建筑风情,从河桥景致到烟火滋味,无一字冗余,却将斗门旧街的“魂”与“韵”尽数展现,堪称一首凝练又鲜活的古镇“风物志”。

【诗书画】
本期书法家:张英龙


【作者简介】
张英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珠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珠海印社顾问、珠海市岭南书画院顾问、珠海市作家协会会员、珠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
来源:贝城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