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亏这份《指南》,手机一点,港口位置、上岸流程‘门儿清’”。10月22日,船员李师傅在《广东省港口(码头)船员服务指南》的指引下,快速办完所有手续,顺利登岸。
长期以来,港口码头信息相对较少,船舶靠港后,船员往往面临“下地难”“出港难”问题。
自今年8月11日起,广东海事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广东省港口(码头)船员服务指南》,系统整合全省374个主要港口(码头)信息,涵盖港口基本情况、上下岸流程、船员专属服务及海事联系方式四类核心信息,让分散、滞后的信息转化为标准化、透明化的公共服务,有效缓解船员“上岸难”问题。

珠海湾仔海事处为上岸船员解答问题(图片:袁斌)
“过去船员上岸,全靠‘老带新’口口相传,绕路、跑空的事时有发生。”珠海湾仔海事处工作人员说,“如今《指南》提供24小时“线上向导”,船员在靠泊前就能通过手机查询规划,相当于提前拿到‘上岸秘籍’。”
以珠海洪湾港为例,作为往来港澳小型船舶出境的重要枢纽,今年1月至9月,经洪湾国际货柜码头、西域码头进出港的船舶约8680艘次,这里的船员通过查询实现“靠泊即规划、上岸即办理”,业务办理效率显著提升。
目前,《指南》已覆盖全省沿海及内河主要港口,珠海海事部门正以此为起点,持续推动更多海事业务“线上办、掌上办”。通过线上信息整合与线下窗口服务衔接,不仅打通服务船员的“最后一公里”,更为粤港澳大湾区航运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扫描二维码可查看《珠海西域码头船员上岸和码头服务指南》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
通讯员:曾海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