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城拾贝丨贝城三十六记(10)《海滨公园》
广东
广东 > 城市 > 珠海 > 正文

贝城拾贝丨贝城三十六记(10)《海滨公园》

图片

海滨公园 | 山海相依环翠拥,水天互鉴映潮生

沿滨海栈道骑行,棕榈把风剪成碎银,浪花在脚边押着湾韵。海滨公园像一块13公顷的翡翠,被香炉湾的浪纹轻轻托住:北枕犀牛望月,东听菱角咀潮声,南望澳门灯火,只隔5公里人间。

一城山色半城海。风是这里的导游,带草木清香翻页,领莺啼燕舞作注脚。登上观景台,石景山把青黛递到眼前,“珠海渔女”把浪花别在发梢;拐进太极广场,晨练者的呼吸与云同频,游乐场的笑声替童年按下回放键。

时间是一枚被海风吹松的纽扣,一抬眼就解开尘嚣。不必赶路,找一张长椅坐下,看云把天空折成纸船,听潮汐把心事磨成珍珠。晨跑、午读、夕照、夜风……公园无界,山海无疆,日子在此被过成一条没有终点的海岸线。

图片

特别策划//贝城三十六记(10)

海滨公园

罗未然

湖山舒臂揽香炉,

海风拈花撩扶苏。

尘涛两忘独云闲,

茑歌四时随燕舞。

【笺注】

【海滨公园】(ZhuHai HaiBin Park)珠海市最早建成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地处海滨南路与香炉湾之间,北起犀牛望月山、南至海景路、东至菱角咀,南距澳门仅5公里,占地13公顷。海滨路穿园而过,公园西北面与石景山隔景相望,东南方则毗邻标志性的“珠海渔女”雕塑,山景与海景在此浑然交融。园内景致宜人,林荫夹道间衬以宽阔草坪,既设有植物科普园、樱花园、家训园等兼具观赏性与文化性的区域,也配备游乐场、太极广场、观景台等休闲设施,可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海滨公园环境清幽雅致,既是市民日常休憩的好去处,也是游客领略珠海海滨风情的优选之地。

图片

【AI读诗】

图片

融山海趣,绘公园魂

——评《贝城拾贝之海滨公园》

诗词以凝练笔墨勾勒景致,向来为文人所爱。此首咏珠海海滨公园之诗,仅四句短章,便将公园山水交融之美、四时皆春之态、尘外闲适之境尽数呈现,读来如临其境,韵味悠长。

首联“湖山舒臂揽香炉,海风拈花撩扶苏”,以拟人之笔激活景致,既绘地势,更显襟怀。“舒臂”“揽”二字赋予湖山温情,既暗合公园北接犀牛望月山、毗邻香炉湾的地理特征,又巧妙勾连“珠海渔女”的地域传说,让山海形胜与人文底蕴自然相融;“拈花”带佛意闲趣,海风如妙手轻捻草木,“撩”字更将南国季风的湿润多情写活,而“扶苏”既指园内木棉、凤凰木等枝叶扶疏之态,又暗契笺注中“林荫夹道”“樱花园”的繁盛景致,十四字间,山环水绕、草木葱茏的画面如在眼前。

图片

颔联“尘涛两忘独云闲,茑歌四时随燕舞”,笔锋由动转静,再由静归活,层次分明。“尘涛两忘”精准捕捉公园“市廛咫尺而尘不到”的特质——隔绝城市喧嚣之“尘”,暂忘香炉湾海浪之“涛”,唯余“云闲”,恰是市民休憩、游客散心的生动写照;“茑歌”“燕舞”以小见大,“茑”代百鸟、“燕”点时序,“四时”二字打破时间界限,既呼应笺注中公园“满足不同人群活动需求”的全天候属性,又暗合“四时皆春”的生机。更妙在句间形成“揽(动)—撩(活)—忘(静)—舞(动)”的情感回环,让全诗结构愈发圆融。

图片

全诗虽短,却见匠心。对仗工整,“湖山”对“海风”、“舒臂”对“拈花”、“尘涛”对“茑歌”,词性相契、意境相合;炼字精准,“揽”“撩”“忘”“随”四字点睛,让景致有态、情感有韵。尤为难得的是,诗作未停于描摹,更借“尘涛两忘”道破公园精神内核——它不仅是山海相拥的景观载体,更是人们暂避纷扰、安放心灵的港湾。

图片

【诗书画】

本期书法家:王恒、王晓先

图片

【作者简介】

王恒,书法硕士,山东平原县人,现居昆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学术秘书;云南省青联委员;云南艺术学院特聘书法教师;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民建中央画院云南分院书法篆刻艺委会委员;昆明市政协特聘艺术家。

图片

【作者简介】

王晓先,从事文学、书法和摄影创作,报刊编辑20余年,先后在报刊和网站平台发表作品30多万字,著有文集《仰望老山》。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