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威珠海开讲:何谓“文学南方”?如何定义“中国当代性”?
广东
广东 > 城市 > 珠海 > 正文

王德威珠海开讲:何谓“文学南方”?如何定义“中国当代性”?

9月3日,哈佛大学东亚系暨比较文学系Edward C. Henderson讲座教授、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王德威教授,为北师港浸大学子带来一场精彩讲座,与莘莘学子共探“文学南方”定义与“中国当代性”深刻内涵。

讲座主题为“文学南方与中国当代性”。王德威指出,要理解“文学”,首先要重新思考什么是“文”。在甲骨文的形象里,“文”由几条交错的痕迹组成,代表万物留下的纹理印记,承载着丰富的意义,既可以是一种气性,也可以是一整套文化体系,更可以是种文明。而文学,就是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从一个地域到另一个地域,对“文”的形式、思想和态度流变所铭记和被铭记的艺术。

王德威珠海开讲:何谓“文学南方”?如何定义“中国当代性”?

他进而表示,南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种方位和关系的支撑。珠海作为南方的海滨城市,面朝大海,面向世界,充满着机遇和可能。“当南方成为一个汇聚历史动能的基地,一个开拓未来想象的新起点,文学南方不再是一个名词,应该是‘文,学南方’!我想这也是许多同学选择来像珠海这样的地方开启知识探索的动机。” 王德威说。

这场讲座中,不少学子对“当代性”这一关键词印象深刻。王德威既讲述了其广义概念,又赋予政治历史进程含义,并探讨“当代性”的深刻内涵。他认为,“当代性”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立场,一种独有洞见的声音。王德威现场引用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的理论指出,真正的当代人,关心这个时代,关心大家周遭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现象,他们所感知的不是时代的光明,而是时代的“黑暗”,即一种情感上对时代不可知不可测的困惑。“譬如一些当代作家们,他们有着洞见的能量,用文学充当着人类社会的发光手电筒。”王德威说。

讲座最后,王德威指出,在当下选择人文学科、走上学术道路,确非易事,但不必急于此时做出坚定抉择。他建议莘莘学子多读书、多念诗,用文字激发对世界的想象,看见现实之外的“风景”,点燃主动探索未来的热情。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

通讯员:宋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