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0日,以“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为主题的“珠西‘一区四市’档案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在珠海举行。现场,珠海市档案馆、金湾区档案馆联合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证调研团队进行《日军侵华罪证史料——保科德光日记》编研资料赠阅仪式,首次展出《保科德光日记》原件。
《保科德光日记》原件
凤凰网广东了解到,该原件是珠海现存唯一一套完整的日军侵略三灶岛的原始手写档案,且与过往史料在时间、地点、部队番号等方面得到相互印证,真实可信,与现存档案材料一同构成了日军侵略三灶证据链条的完整闭环。
据介绍,《保科德光日记》一共4本,由珠海团队于去年5月从日本雅虎网站中拍卖回来,同年11月由华南师范大学吴佩军副教授领衔完成翻译,珠海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证调研团队完成整理及资料编印。团队发起人和负责人刘昌言表示,这份史料堪称珠海抗战研究的“镜子”,它从侵略者的视角暴露了其“战斗力”背后的残暴本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抗争、“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壮与坚韧。
《保科德光日记》由日本海军“妙高”舰信号员保科德光个人撰写,真实记录了“七七事变”至1939年初,“妙高”舰进犯中国华东、华南沿海城市的血腥暴行,重书日军以重炮为登陆珠海三灶岛扫清障碍,并在岛上驻扎建造航空基地、推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实施奴化教育与殖民统治等史实。保科德光在日记中一度以“英雄壮举”、“扫荡工作进展顺利”、“飞机轰炸十分出色”等文字粉饰侵略行径,充分展现被日本军国主义扭曲的人性。
《保科德光日记》编研资料
本次活动同步展出《保科德光日记》编研资料,新收录了《三灶岛占据作战》《罗时雍回忆录》等日文原稿图照,全面还原日军侵华罪证,为深入研究华东、华南抗战史提供珍贵的一手史料。
为深化区域协作,共同守护民族记忆,活动现场还向中山、江门、阳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档案馆,以及中山大学博物馆、珠海市相关部门捐赠该日记编研资料;同时现场接收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支那事变从军记章”“解放东北纪念章”等一批由民众捐赠的抗日战争史料和珍贵革命历史档案。
珠海红色档案飞行棋
此外,活动现场首次推出“珠海红色档案飞行棋”文创作品,巧妙将珠海“香洲兵变”“万山海战”等经典红色故事,革命先驱苏兆征、杨匏安、林伟民等红色人物,以及承载珠海红色记忆的重要遗址和重大历史事件融入其中,通过寓教于乐“档案+游戏”的形式,加深中小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
据悉,4本日记原件将于8月26日在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展出,一同展出的还有由德国青年捐赠的365张珍贵相片,记录了1938年日军轰炸广州的惨状实况。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
【采写】李颖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