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广东多地出现山体滑坡、塌方、路面积水等险情。危急时刻,广东交通人迎“汛”而上、冲锋在前,昼夜坚守在抢险保通前沿一线,在疾风骤雨中筑起坚固的防线。
广州
面对连续强降雨,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全力开展防汛保畅工作,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启动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以来,广州市道路事务中心共组织出动抢险检查人员157人次,抢险车辆设备55台,检查了内环路、环市路、东风路、广州大道、广园路等46处市管城市道路场所,并对1处水浸路段进行抢险处置,有效保障了道路的安全畅顺。
8月4日晚上,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北城养护所应急人员在国道G106线安和市场易积水点开展现场值守与排水清疏工作,保障所辖公路安全畅通。
深圳
8月5日,深圳交通行业工作人员累计巡查道路3.3万公里(含人行道、机动车道)、桥梁1.1万次、隧道553座次、边坡2616座次,发现并处置各类隐患52处,紧急处置突发灾情险情7宗。
全市47处下凹式涵隧已全部安排市、区和企业应急抢修队伍随时候命,出现积水较深等异常状况,可立即联动相关部门实行交通管制,确保人员车辆安全。受本场及终端区雷雨天气影响,深圳机场出港延误客班259架次,已加派保障力量做好旅客服务工作。
8月5日,龙华区交通运输局道路养护工作人员在处置险情的同时,协助交警处置故障车辆。
汕头
汕头市交通运输部门闻“汛”而动,多措并举抓好交通运输领域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开展公路风险路段辨识、涉灾隐患点排查,及时修补破损路面、疏通道路积水,加密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点巡查;二是督促在建重点项目落实防汛措施,落实包保责任制和预警“叫应”机制;三是加强应急装备物资储备,确保发生汛情抢险时能快速调配到位;四是强化值班值守,加强险情灾情信息报送。
截至8月4日,全市累计出动抢险、养护、路政人员679人次,出动巡查车辆201辆次,巡查公路里程1021公里、大桥9座、中小桥梁38座,共疏通路面积水52处,修补路面260平方米,排查隐患12处。
韶关
8月5日中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途经韶关火车东站的8趟普速列车被迫采取停运或折返运行措施,导致近万名旅客出行受阻,急需转运至高铁韶关站换乘南下。
接到韶关火车东站报告后,韶关市交通运输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开展各项转运保障工作。第一时间协调公交企业调集75台公交、大巴投入应急转运,确保转运车辆充足。在韶关东站和高铁韶关站分别安排45名交通执法人员,联合公安交警、韶关东站、市公汽公司及韶关粤运工作人员共同维持现场秩序,引导旅客有序上下车,全力保障转运过程安全有序。
截至8月5日19时30分,累计发出转运车辆300余趟次,转运旅客近11000人,滞留旅客全部转运完毕。下一步,韶关市交通运输部门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及列车运行情况,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运力,全力保障后续旅客的出行顺畅,为公众出行保驾护航。
梅州
8月3日至6日,受强降雨影响,梅州全市普通公路水毁路段有4处(国省道2处、农村公路2处),均已设置安全防范警示标志,并有序组织抢通工作。
梅州市交通运输行业聚焦辖区实际,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加强会商研判,按要求同步启动应急响应,严格落实预警“叫应”机制和汛期公路“响应、巡查、管控”要求,强化山区风险路段、重点桥梁隧道及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边沟清理,全力保障群众安全出行。期间,市、县两级公路部门共组织派出706个巡查组、3053人次,排查治理7个隐患,清理水沟352公里。
惠州
面对持续强降雨,惠州市交通运输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通过专项部署全面压实防御责任。截至8月6日9时,停运道路客运班线63条、公交线路13条;水路12艘客船、113艘货船停航,1家港口码头停止作业,并严令企业杜绝冒险营运。出动排涝人员251人次、车辆59台班。紧急抢通强降雨致中断的普通公路10处,处置塌方滑坡30处、受损桥梁6座,抢险工作持续攻坚。
S353线地派温泉附近
全市公路部门全力排险保畅,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830人次、车辆253台次,巡查总里程达29361公里,共处置风险隐患82处,清除路面积水111处,清理倒伏路树349棵、积砂11.5立方,有效筑牢防汛交通屏障。
Y178线芒派段
江门
强降雨发生后,江门市交通运输部门迅速组织应急抢险队伍,第一时间对管养公路路基路面、高边坡、桥梁隧道涵洞、桥墩、排水设施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持续做好排水口清疏、路面坑槽修补、警示桩修复、倒伏树木清理等工作,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广大交通人不畏风雨、抢险救灾,用坚守与担当守护大家的出行安全。(完)
来源:广东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