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2025年珠海市“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海洋经济+新能源”专业赛决赛在珠海模数空间举行,多项创新成果获得奖项,其中,振海智能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斩获市内企业组一等奖,“高功率宽温领域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夺得团队组一等奖。
本次活动由珠海市科技创新局指导,珠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珠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珠海正菱产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和广东省科学院珠海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比赛现场不仅配备专业路演场地,为参赛企业及项目提供技术亮点集中展示平台,还搭建了银企接洽合作的桥梁。
据了解,“海洋经济+新能源”专业赛经前期严格筛选,6家市内企业及4支创新团队进入决赛,通过“8分钟路演+7分钟答辩”形式展开角逐。参赛项目涵盖海洋能开发、水下智能装备、新能源电池技术以及绿色交通系统等领域,其核心技术包含高效能量转换、高安全储能、智能自动化控制等,且普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部分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准,已步入示范应用或商业化阶段。
“我们特别关注项目是否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和产业化潜力。”专家评委表示,他们从技术创新性、市场前景、商业模式等多维度对项目进行评审,并现场为每个项目提出优化建议。
经过激烈角逐,市内企业组中,振海智能科技(珠海)有限公司、珠海钠壹新能有科技有限公司分获一、二等奖,广东逸科兴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广东蓝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获三等奖,珠海启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吉山科技有限公司获优胜奖。团队组中,“高功率宽温领域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研发与产业化”、“华氢清创”分获一、二等奖,“铝电通空气电池”“普钠新能源”获优胜奖。
振海智能科技(珠海)有限公司获奖项目“全球领先的水下焊接机器人”可在水下360度原地旋转,在240米作业时的焊接速度达到每分钟1.1米,适应狭小空间应用。其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赵天光介绍,今年上半年已向中船交付一套设备,还为广东、广西、浙江的大学提供水下焊接研究建设方案。“参加赛事是为了宣传成果,吸引社会资本及投资机构关注,为企业发展赋能。”
“高功率宽温领域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突破传统锂离子电池成本高、低温性能差、功率密度不足等痛点。项目负责人姜靖麟博士介绍,该项目在宽温域可达-40℃到80℃。在低温性能差方面,传统锂电池在-20℃仅剩60%容量,该钠离子电池在-40℃仍能保持90%容量,应用于寒冷地区汽车启停电源上,可有效避免天冷启动困难。
比赛现场还设置银企对接环节。招商银行珠海分行现场介绍“科创贷”金融产品。据介绍,该产品包括“科创易贷”“科创快贷”“科创惠贷”三种模式,分别满足科技企业对于审批时效、业务品种、审批金额差异化需求。在审核条件时,更侧重企业征信、税务等数据。三种贷款均支持线上申请,不设最高限额,其中1000万以下支持绿色通道快速审批,最长36个月循环授信额度,可随借随还。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
【采写】李颖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