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弦歌不绝 薪火相传——从香洲走出的大先生》主题图片展在珠海市图书馆开幕。此次展览首次系统呈现了自1872年容闳带领中国幼童赴美留学以来,14位香洲籍大学校长跨越153年的教育征程。
步入图书馆长廊,34幅展板依次排开。容闳《耶鲁大学毕业留言》手稿复刻件前,参观者深刻体会这位耶鲁首位中国毕业生“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初心;清华首任校长唐国安荐贤自代、呈外交部的文献资料,则生动展现出近代教育先驱的热血与担当。
“大先生”的“大”,不仅体现在深厚的学术功底,更彰显于“为天地立心”的责任担当。容闳“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的宏伟愿景,唐国安教育救国的不懈追寻,都淋漓尽致地诠释了香洲先贤胸怀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这种融汇中西、经世致用的理念,正是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文化根基。
展览中的珍贵影像,不仅是历史的凝固,更是城市文化基因的宝库。唐绍仪的教育理想、古元创作版画时的坚毅身影,让观众得以回溯民族命运转折时刻,感受香洲先贤以学识与风骨点亮文明之光的伟大历程。前山街道居民蔡雯莉在观览唐绍仪复旦任职老照片时赞叹:“一个唐家湾,半部高教史,香洲不愧‘校长之乡’美誉。”
开展首日,展览便吸引大批市民前来。珠海文园小学四年级学生胡可遇驻足容闳展板前,有感而发:“13岁远渡重洋的勇气,让我也想成为新时代的‘破壁者’。”72岁的梁教授则感慨:“今日珠海港的汽笛声,正是对百年教育薪火最深情的致敬。”
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后续还将走进香洲区镇街市民艺术中心及区属学校开展巡展。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