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人晕倒了,怎么都叫不醒!”6月4日,顺丰快递小哥李金派件途中,在珠海市香洲区明珠南路发现一名男子倒在广告牌后面,怎么都叫不醒,他立马拨打报警电话,同步向“社区治理交流群”报送信息,前山街道应急指挥中心立刻开展应急处置。很快,警察、卫生站、社区工作人员到达现场,经救治后该男子转危为安。
像李金这样已经加入香洲志愿者队伍的快递小哥、配送员已超1000人。他们化身“城市眼睛”“移动探头”,成为基层治理新生力量,最近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新身份——“治理合伙人”。
根据珠海市委社会工作部和珠海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印发的《珠海市关于党建引领快递员融入基层治理试点实施方案》,香洲区委社会工作部在桂花、紫荆、翠珠、春晖4个社区开展试点工作,联合区总工会等单位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工作模式。
香洲区的新就业群体以“随手拍、随时报、帮忙宣、帮忙巡、帮忙解”的“两随手三帮忙”为行动主线,化身基层治理多面手。发挥“走街串巷,贴近群众”的优势,组建“守护平安 就在身边”“新”晖友快递员等志愿服务队,随手拍下社情民意、随时报送风险隐患,这支“移动骑兵”正以职业优势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能量”。自2月份启动试点工作以来,新就业群体共反馈消防通道堵塞、环境卫生脏乱、政设施损坏、车辆乱停放、大件垃圾乱堆放等各类问题4700余宗,协助解决车辆乱停乱放、共享单车乱摆放、垃圾落地等问题4500余宗。
同时,香洲区紧密结合新就业群体职业特点和基层治理要求,持续关注他们的需求,不断强化服务和帮助,让关爱与奉献真正实现“双向奔赴”。紧扣新就业群体的普遍诉求和个性需要,共打造红色驿站、工会驿站、暖“新”食堂等阵地200余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纳凉、喝水、充电、休息、阅读等10余项共享服务,形成15分钟便捷服务矩阵,常态化组织开展“红色微讲堂”“红色电影”“夜学营”等文娱活动。同时建立“积分”激励机制,新就业群体参与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可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物品或免费体检等福利,推动形成“以服务换服务、抓服务促治理”的良性循环。
未来,香洲区将继续深化这一创新模式,让更多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大家庭,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服务群众的“最美一公里”。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