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钢管3500米深海“钢铁巨龙”突破重围走向世界
广东
广东 > 城市 > 珠海 > 正文

珠江钢管3500米深海“钢铁巨龙”突破重围走向世界

浩瀚无垠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海洋油气管线如同一条条“动脉”,承担着将这些宝贵资源高效远距离输送的重任。但长期以来,深海油气管线产品制造技术被欧美先进国家垄断。

近期,珠海经开区企业番禺珠江钢管(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钢管”)试制出全球首条3500米超深海底油气输送管道钢管样品,一举打破数项国外垄断的特种钢管“卡脖子”技术。珠江钢管练就的这一“绝活”让全球油气管线工程向3500米深海延伸成为了可能。

4.样管图_20250228103147(1).jpg

与陆地相比,深海环境复杂恶劣,深海用管要承受更低温、更高压、更强腐蚀的极端环境,其强度与韧性、抗压性能、尺寸精度等指标都有极严苛的要求。面对这一挑战,珠江钢管通过研究钢管成型技术、焊接技术和检测技术,攻克深海管线钢冶炼、轧制及其板材成型、焊接等关键性技术难题。

珠江钢管开展了3500米深海管线材料冶金成分及轧制工艺研究,成功试制出全球首条3500米超深海底油气输送管道钢管样品。该钢管实现了深海管线材料高强韧性、高塑性和抗疲劳性能的完美平衡,犹如给深海油气输送打造了一条坚固而柔韧的“钢铁巨龙”,在深海的黑暗与压力中,守护着油气资源的稳定输送。

图片

3500米超深海底油气输送管道钢管样品

“钢铁巨龙”突破重围、表现出色的背后,除了材料工艺的突破,更离不开在生产制造工艺上下功夫。项目精准应用高频直缝焊和埋弧焊工艺,形成一套全球首创的1500-3500米级超深海管线用直缝埋弧焊钢管制造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结合控轧控冷技术,使钢管在高强度、耐腐蚀和抗压性能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图片

钢管生产制造工艺

“3500米级的深海有约等于350倍标准大气压的超高压,相当于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面积要承受350多公斤的重量,这对管道的抗压、抗裂、抗腐蚀性能都有极高的要求。”项目负责人黄克坚介绍。

此外,管道要适应深海极端环境,质量把控尤为重要。“绵延海底的管道是由一段一段的管道拼接而成,一旦其中有一段出现变形,很可能导致整条管线因受力不均而开裂。”黄克坚补充道。

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制管的工艺精度要求需做到分毫不差。项目通过研发进行的无损检测技术,为投入使用的每一支钢管加上一道保险。“相当于为管道照X光,确保每一根钢管零瑕疵投入应用。”珠江钢管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

珠江钢管生产车间

从“无”到“有”,从1500米级到3500米级,“钢铁巨龙”的诞生,是广东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的缩影。

珠江钢管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成果已在我国“恩平”“崖城”气田、尼日利亚、土耳其等海底油气管道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全球海洋油气开发贡献了“广东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该项目积累的技术底蕴和业绩口碑,珠江钢管拿下了全球最长加热原油管道大单,总金额约合25亿元人民币,为东非地区绵延1500公里的能源“大动脉”提供总量26万吨直缝埋弧焊钢管。如今,珠江钢管生产的产品已遍布全世界80多个国家,“广东造”钢管正以强劲的势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来源: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珠海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