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4平方公里,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珠海经开区”)内不大的一片区域,是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高栏港综保区”)的规划面积。2023年6月5日,高栏港综保区正式开园运营。
广东省重点项目--拉美(中国)综合保税物流枢纽项目选择在这里落地,粤港澳综保物流产业园选择在这里生根,胡润中国500强企业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选择在这里注册成立迈仕渡集成电路(珠海)有限公司……
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
如此强大吸引力来自哪里?
8月9日,凤凰网广东走访高栏港综保区了解到,今年3月,珠海经开区迎来新一轮管理体制优化调整,实行“管委会+公司”架构运营,进入“二次创业”新航程。
凭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江口西岸唯一深水良港--高栏港、高栏港综保区“一区两平台”优势,上半年,珠海经开区5个GDP关联主要经济指标和涉及的所有错月指标全部实现正增长,港口吞吐量保持高位增长,用不到全市4%土地贡献了四分之一的工业产值,交出管理体制优化调整后首份优秀答卷。
作为珠海经开区两大平台之一,也是重要的国家级平台,高栏港综保区拥有“海陆空铁”极佳区位、中央和省市多重政策优惠、5.0产业新空间载体、丰富的保税业态功能等多重叠加优势。
珠海经开区市管副处级干部李奕介绍,在区位优势方面,高栏港综保区东接珠海机场,南通大西国际水道,西邻高栏港国际货柜码头,北连珠江三角洲腹地。港珠澳大桥西延线、鹤港高速、黄茅海大桥、金海大桥、金港大桥连接东西,高栏港高速、高栏港快线、广珠铁路贯通南北,已形成“海陆空铁”立体交通体系,构建起功能完备的江海、海铁、海公、海空、管道多式联运体系。高栏港综保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1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可延伸至华南、西南以及东南亚广阔区域。
在政策优势方面,高栏港综保区享有“免税、退税、保税”等多重税收优惠政策和贸易便利化措施,拥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优惠税率及税额等特别规定,以及其他外汇政策,具有建设成为开放型经济平台的“先天优势”。同时园区具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政策叠加优势,更多开放经验、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在高栏港综保区先行先试。
拉美(中国)综合保税物流枢纽项目建设现场,珠海中联拉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锦意告诉凤凰网广东,选择落地高栏综保区,除能享有多项进出口贸易便利政策,还看重该区“海陆空铁”立体交通体系,“便于商务活动的开展以及业务往来,打造1小时的经济圈”。
迈仕渡珠海制造中心负责人李凯列出入驻高栏港综保区三大理由,首先能够享有“免税、退税、保税”等多重税收优惠政策;其次交通便利,“双港”优势明显;其三可享受“四自一简”的监管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给予企业更多自主权。
管理体制优化调整以来,珠海经开区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立足将高栏港综保区打造成珠港澳合作新空间、珠海对外开放新高地,全力推进高栏港综保区高质量建设发展,持续敞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门。“经开区+综保区”的深度融合模式,也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拉美(中国)综合保税物流枢纽
“政府+企业”怎样激活经济动能?
在“管委会+公司”运营架构下,珠海经开区管委会联合园区企业多次赴外考察推介,截至今年8月初,高栏港综保区签约项目25个,其中5-8月签约落地项目7个。落地项目接近2023年数量,已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近52亿元,达产年产值约59亿元,预计年进出口额或货值149亿元。
为了让“免税、退税、保税”等多重税收优惠政策红利落地落实,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珠海经开区、高栏港综保区积极与目标企业推进“免税保税衔接发展”业务模式,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区位优势和政策功能优势,与免税商店的免税政策相衔接,进一步优化、简化对免税品进口、退运等环节的管理措施,解决企业互转、仓储及成本烦恼,预计每年可产生外贸进出口额约5亿元。
珠海华润化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高栏港综保区内仓储化学货物聚酯切片,经珠海经开区结合园区优势,和相关单位积极推动,成功按保税和非保税货物分类监管状态开展此项业务,免去企业因区外仓库分散管理的烦恼,降低运输成本,助力企业达到降本增效目的。
拉美(中国)综合保税物流枢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园区企业服务团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联合海关量身定制支持高栏港综保区与葡语系国家经贸合作7项措施,叠加提前预约、加急验放等便利化举措,为项目尽快落地投产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目前,巴西11个州、20个行业协会与拉美项目签订合作协议,已有70家拉美企业意向入驻,3家巴西企业将在区内设立采购中心,计划今年11月开展业务。
迈仕渡集成电路(珠海)有限公司75天完成筹建工期,45天完成300多台设备调试,突破了半导行业芯片封测工厂的最高效率记录,这也得益于珠海经开区的全程跟办指导。在完成调试后,该公司首票进口业务顺利通关,并成为区内首家投产企业,成功导入供应链合作伙伴152家,2024年外贸进出口额预计达到3亿元。
此外,凤凰网广东走访当天,在前期开通“定制巴士+园区微循环交通”通勤服务基础上,珠海经开区再次开通“智慧出行•通勤定制专线”,解决高栏港综保区等工业园区企业员工通勤需求。
粤港澳综保物流产业园
区位政策优势如何转化为产业优势?
据了解,高栏港综保区所在的珠海经开区是珠海主要工业聚集区之一,连续四年入围中国化工园区30强,在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排名全国第45名,首次跻身全国50强,东部地区排名第29位,均创历史新高。
园区周边产业基础雄厚,碧辟化工、路博润、恩捷新材料、高景太阳能、景旺电子、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船舶等数十家亿级高端企业、各领域龙头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紧绕。
立足产业发展优势,高栏港综保区着力打造“一中心、两基地、四平台”(即国际物流集散中心,保税智造集聚基地、高端维修服务基地两大基地,跨境电商示范平台、保税融资租赁交易平台、期货保税交割平台和保税研发创新平台),赋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以期建成珠海对外开放的新高地、珠港澳合作的新空间。
调整优化以来,珠海经开区着力推动高栏港综保区将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机制优势、载体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动能,自觉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点战略,在“一中心、两基地、四平台”的产业定位基础上,进一步精准谋划发展重点方向,提出“加快布局保税维修新业态、加快建设仓储物流新中心、加快打造保税加工制造基地”,聚焦强化综合保税区定位、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推进集成化服务、鼓励外贸新业态落户等方面提出重点发展思路和举措,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链,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内唯一成熟的产业载体粤港澳综保物流产业园,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计容建筑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该产业园以“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运营优”为特色的格创系列5.0产业新空间,为入驻企业量身提供涵盖“三大平台+六大优服”的格创荟运营体系。
高栏港综保区注重发挥毗邻港澳、紧邻“双港”的区位交通、基础设施优势,积极用好粤港澳综保物流产业园这一5.0产业新空间载体,目前格创系列5.0产业新空间已与15家重点企业签约,其中包括迈仕渡、普冷国际、嘉晟供应链等项目,吸引了澳门福丝达新型高分子弹性材料、横琴蒲公英仓储分拨等多个港澳项目入驻,且高标准冷库正在打造中。
粤港澳物流综保产业园内格力冷库
“区桥”“区港”如何联动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凤凰网广东了解到,高栏港综保区积极与海关部门联动,围绕项目落地及保税业态突破形成共同研究、迅速响应、寻求创新的长效合力,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目前,已推动重点在谈的保税维修、跨境电商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介绍,作为属地海关,高栏海关推动“区桥联动”“区港联动”顺利落地,释放“综保区+”通关便利。
在推动“实施卡口分类分级管理”“优化分类监管货物管理”等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措施落地,并结合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创新经验后,吸引了伟创力、英力士等一批制造业、供应链龙头企业在高栏港综保区开展业务。2024年上半年,园区首家保税加工企业—迈仕渡集成电路(珠海)有限公司实现投产;首个跨境电商监管场所顺利建成;首票非保税货物顺利入区;首单区内物流货物进出口业务、区内来料加工成品出口业务、“按状态分类监管”业务顺利开展。
同时,高栏海关简化核放单填报要素,建立综合保税区智慧监管平台,引导区内企业信息化系统与海关联网,全面建立“企业数据联网监管”“智能卡口验放”“无纸化通关”等智慧运行体系,卡口识别变快,申报更加简单,物资入区速度加快,通关效率不断提高。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高栏港综保区进出口总值超1.4亿元。
“我们是刚刚运营一年的综保区,园区从零建设,产业从零再造。”珠海经开区综合保税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慧媚介绍,园区出台了“一、三、五年”产业规划,即“一中心、两基地、四平台”规划。近期着力发展跨境电商示范平台,今年6月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中期计划建设保税融资租赁交易平台,远期打造保税研发创新平台等。
“今年我们步入第一年,初步完成既定目标。三年内会有自己的行业标杆,五年内形成体系,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黄慧媚表示。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
【采写】曾书琼
【图片】李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