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粤港澳深度合作区时代②|斗门区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广东
广东 > 城市 > 珠海 > 正文

拥抱粤港澳深度合作区时代②|斗门区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11月22日,斗门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加上一个多月前召开的斗门区第五次党代会,斗门区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可谓全面出炉。

与过往相比,领导班子全面焕新的斗门区未来发展的最大外部环境变化,是迎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独一无二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其定位、影响、利好,必然渗透到周边区县的发展谋划中。作为珠海面积最大又直接毗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斗门,其率先姿态引人注目。

拥抱粤港澳深度合作区时代②|斗门区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未来气象:百万人口新斗门对接深合区

回首过往五年,斗门区的成绩单亮眼。从直观数据看,斗门区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287.39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434.0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3.92亿元跃升至35.21亿元,年均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由211.41亿元跃升至357.33亿元,年均增长14.9%。连续两年(2018—2019年)跻身全国百强区,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全国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示范单位、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禾虫之乡、中国黄沙蚬之乡、中国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奖、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等称号。

对于未来,斗门区提出,将全面对标对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结合斗门定位,聚焦重点任务,加快构建“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搭好斗门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建设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

这一表态在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有精确而形象的表述——今后五年斗门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年均增长8.0%,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

如何将支持、融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与未来发展目标相结合?斗门区委书记苏虎表示,一是坚持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产业共建,探索建设服务澳门中小企业发展平台,聚焦科技研发、高端制造、中医药、现代金融、文旅会展商贸等重点产业方向,优化全区产业链布局,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澳门青年创新创业沃土,走出一条具有斗门特色的服务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路径,为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二是坚持开放包容,推动与合作区各方面政策体系联通、贯通、融通,对标《总体方案》中的重大改革事项,探索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加快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承载水平,把鹤洲北区域作为联结斗门与合作区、斗门与澳门的关键节点,为合作区互联互通提供空间支撑。三是坚持民生优先,结合澳门需求推出更多配套政策措施,有效衔接澳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斗门生态环境优美、资源禀赋优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宜居宜业和侨乡的优势,吸引更多澳门居民汇聚斗门,为合作区民生领域深度融合提供服务支撑。

拥抱粤港澳深度合作区时代②|斗门区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斗门区区长韩云在布置未来发展任务时表示,斗门区将以拓展澳珠极点发展腹地、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为目标,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一主线,聚焦总体方案提出的科技研发、高端制造、中医药、现代金融、文旅会展商贸等重点产业方向,借力合作区建设,发挥斗门空间优势,探索“前店后厂”模式,推动各类澳资澳企等高端要素资源在斗门集聚,协同优化全区产业链整体布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承载水平,积极配合鹤洲北高铁枢纽站、珠海隧道、斗新大桥及其连接线快速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强化对外“硬联通”能力,高标准建设区域交通枢纽,满足合作区发展对互联互通的更高要求。充分发挥斗门生态环境优美、资源禀赋优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完善就业创业、养老、医保等惠民政策,以斗门-澳门两地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文化纽带,吸引更多澳门居民汇聚斗门,成为合作区可赏可游可居的“后花园”。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五年,斗门区将全力以赴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建设产业雄厚、更具活力的富裕斗门;做大做优发展空间,建设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美丽斗门;用心用情改善民生,建设以民为本、善雅向上的幸福斗门。

务实谋划:重点抓四领域补齐民生短板

对于斗门区强调民生优先、补齐自身短板的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政邦智库研究员张德勇表示赞同。他认为,通过加强民生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进而发挥宜居优势,不管是对吸引合作区产业链迁入还是人员聚集,都大有可为。

斗门区委书记苏虎表示,“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的这种宏观叙述,必须最终落到与老百姓利益攸关的现实中,让民生得到改善,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撑动力,“大斗门”谋划才有可能落地生根,进而成长为现实。

拥抱粤港澳深度合作区时代②|斗门区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据了解,未来斗门区将着力推进民生政府建设,优先保证重点民生领域支出,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每年抓好“十件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承载能力和共建共享水平。以当前持续开展的“民生微实事”项目为抓手,斗门区将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全渠道、全时段、全方位响应,把准民意“经脉络”,把更多资源、服务向社区农村倾斜,实现群众需求“精准滴灌”。

在一系列民生领域,斗门区的重点是抓好“两振兴”和“两发展”。“两振兴”就是推动教育振兴和医疗振兴。其中,教育振兴方面要加快一批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包括建成西湖学校、博雅小学、新城小学、新城中学等一批新校,完成新青小学等一批学校改扩建,大幅增加学位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品牌学校”“黄杨名师”“强基提质”“五育融合”四大工程,显著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医疗振兴方面要实施医疗振兴三年行动方案,支持遵医五院(市第六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推进区侨立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设,完成井岸镇卫生院和白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易地新建,推动六乡等偏远地区基本卫生医疗扩面提质,全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两发展”就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其中,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方面要补齐海堤、排水、治污等基础设施短板,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保障城市防洪排涝、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富民兴村,大幅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养老服务方面,斗门区提出构建多元化综合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区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镇(街道)社会福利中心和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完善区级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为全区6万多名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的养老服务。

拥抱粤港澳深度合作区时代②|斗门区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社会保障方面,斗门区将积极推进全民参保,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增保障性住房1100套、改造政策性住房约200套。统筹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兜牢民生底线。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落实好减轻群众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各项措施。

整体来看,民生投入占了斗门区未来谋划相当大篇幅,可以预见斗门区将花大力气补齐民生短板,有利于东西部民生服务保障均衡化发展和营造宜居宜业的社会环境,这也是一种务实的战略谋划。希望斗门能通过此轮加速跑,追上国际化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为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靓丽“卫星城”。我们拭目以待。

采写:李芳

凤凰网广东发自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