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经验亮相第四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
广东
广东 > 城市 > 中山 > 正文

中山经验亮相第四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

11月19日,第四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举行。中山市妇联受邀参会,并以《植根伟人故里,创育儿童友好新范式——中山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创新》为主题,分享了中山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的系统实践与创新探索,获得广泛关注。

作为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里,中山——这座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正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正在开启一场关于儿童友好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

图片13.png

儿童服务设施纳入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的规划配套

数据显示,中山市18岁以下儿童超过81万,占常住人口约18%。面对庞大的儿童群体,中山以“一米高度看城市”为核心理念,将儿童友好全面融入城市发展顶层设计,并于2024年2月成功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通过构建“机制、空间、治理、家庭”四大赋能体系,中山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路径。

机制先行,中山出台50份专项政策和指引文件,系统整合教育、民政、住建、卫健等部门资源,确保儿童友好工作“一盘棋”推进。

空间赋能,中山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近两年储备儿童友好重大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82.35亿元,覆盖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等多个方面。截至目前,中山已完成游乐场、体育场馆、香山古城等一系列设施的适儿化改造提升,累计打造10个省级、51个市级儿童友好空间,超过100个市级儿童友好单元,并完成142个老旧小区适儿化改造,创新利用桥下空间40处,释放儿童活动面积30万平方米。同时,布局30条儿童友好文旅线路,打造2条省级精品线路。

图片

三角镇儿童公园

在治理创新方面,中山构建儿童意见“征集-采纳-反馈”全链条闭环,设立104个儿童观察团,拥有1320名儿童观察员。在“我为儿童友好城市献一策”活动中,儿童意见采纳率超95%。司法领域,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黄圃人民法庭创设儿童观察评价制度,将“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可操作的司法实践。

此外,中山构建全链条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依托288个社区家长学校,年均举办超250场公益大讲堂。创新“雁阵飞”家长互助组织,发布《儿童友好家庭公约》,建设“家掌荟”数字化平台。同时,将性别平等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和家庭教育,打造性别平等教育中山模式2.0版。

中山正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将“儿童友好”内化为城市发展基因,为81万儿童打造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来。

凤凰网广东发自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