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发布一项由其委托美国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进行的最新研究,进一步肯定了香港作为全球供应链“超级联系人”的重要地位。
该研究深入分析了全球供应链重组趋势,并指出尽管面临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香港仍为内地企业“出海”及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内地与亚洲供应链的重要门户。
研究以“布局供应链联通亚洲市场”作为核心议题,由美国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高级总监 Sean Randolph 领导。研究指出,地缘政治紧张、贸易政策演变、环保压力及科技发展正共同推动全球供应链结构转型,企业在追求成本效益的同时,愈加重视供应链的“韧性”。

图:美国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高级总监Sean Randolph发言
Sean Randolph 表示,全球企业正加速推进“回岸生产”、“近岸外包”及建立备用供应路线等策略,推动供应链区域化发展。他指出,企业正通过“中国+1”战略,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印度及墨西哥等地,以分散风险并增强供应链韧性。
然而,研究同时强调,尽管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许多美国企业仍深度参与中国市场,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其高度集中且专业的供应商网络难以被替代。近期如英伟达(Nvidia)与苹果(Apple)等国际企业在华的重大投资承诺,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及区域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强调,许多内地企业正主动强化及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并越来越多地以香港作为供应链管理中心,凸显香港在区域供应链转型中日益重要的角色与地位。

图: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发言
据悉,研究发布恰逢第15届亚洲物流航运及航空会议(ALMAC)开幕前夕。届时会议将汇聚逾80位嘉宾及来自40多国约2300名业界代表,聚焦“贸易新局:共创增长·协同共赢”,推动区域供应链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