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童声邂逅非遗 香山少年文化传承庆华诞
广东
广东 > 城市 > 中山 > 正文

当童声邂逅非遗 香山少年文化传承庆华诞

10月1日晚,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喜庆时刻,“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暨中山市岭南童谣优秀作品展演于中山大涌红博城精彩上演。本次活动由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知道委员会办公室、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通过非遗展演、童谣传唱等多元形式,立体展现了“香山少年”在文化传承中的蓬勃朝气与责任担当。

非遗新声:文化薪火在童心中点燃

展演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拉开帷幕。粤剧《戏曲迷》的童稚唱腔韵味十足,情景剧《菠萝甜非遗韵》趣味盎然地讲述本土故事。其中,由中山市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带来的《沙涌马家枪》情景剧尤为引人注目。

对于沙涌马家枪非遗传承人的入门弟子李政阳而言,此次登台意义非凡。“今天是祖国母亲的生日,也是我11岁的生日,能站在这里表演是我的骄傲。”他坦言,训练初期沉重的道具枪是巨大挑战,但在非遗传承人马钰泉的悉心指导与同伴的鼓励下,他成功克服困难,更深刻体会到“永不放弃”的坚持精神与团队合作的可贵。

当童声邂逅非遗 香山少年文化传承庆华诞

非遗的传承在家庭中同样生动上演。凤凰网广东了解到,郭凯铭、郭凯莹兄妹因陪伴奶奶学习而爱上粤曲,此前未能长期坚持其他爱好的哥哥,唯独对粤曲展现了超常的执着。其母表示,孩子们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不仅锻炼了专注力,更将非遗文化“记在心里”,萌生出作为“小小传播者”的责任感。为完美登台,家人甚至亲手一针一线为孩子们调整戏服,让支持与期望在针线间传递。

童声筑梦:时代旋律在歌声中回响

展演是少年儿童感知时代、畅想未来的窗口。来自南朗街道云衢小学原创童谣《牵手出发》以中山与贵州六盘水协作为背景,从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视角,融入了乡村振兴、强国复兴等时代元素,唱响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号角,以儿童视角唱响乡村振兴。据参与指导的音乐老师李颖介绍,此类作品旨在让少年儿童从小融入时代发展,培养家国情怀。

活动现场,《童“话”家乡》等节目将“百千万工程”的建设成果化为童真演绎,深中两地共创的《通向美好未来》则唱响湾区融合的崭新愿景。当尾声《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千架无人机编队腾空,以夜空为幕绘就“盛世中华”的璀璨图景,将全场爱国热情推向高潮。

当童声邂逅非遗 香山少年文化传承庆华诞

美育深耕:品牌力量在传承中彰显

据悉,中山市精心打造的“香山少年”品牌,为让未成年人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中增强文化自信,中山持续丰富实践载体,连续十年举办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共征集原创童谣200余首。十年来,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在全市各地学校广泛开展,汇聚、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童谣词曲创作者,线上线下传唱活动累计参与覆盖人群超120万,对培育少年儿童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次展演不仅是才艺的展示,更是一堂深刻的美育与实践课。

孩子们在传承中磨练意志,在歌唱中树立理想,文化自信的种子,正深植于新一代的心田。

凤凰网广东发自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