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共识》发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三法域深度融合
广东
广东 > 法治 > 正文

《天河共识》发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三法域深度融合

8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5)在广州天河举办。会上,广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孙太平发布论坛成果文件《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5)天河共识》(以下简称《天河共识》)。作为论坛的重要成果,《天河共识》提出粤港澳三地将深化法治合作,推动制度型开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天河共识》发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三法域深度融合

《天河共识》提出,以粤港澳三地法治建设合作成果为基础,总结经验、提炼理论,为区域市场一体化和合作机制建设提供法治助力。优先在产业布局、产业链协同、产业生态等领域推进跨区域协同立法,加快制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促进法规,为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健全立法沟通机制,推动大湾区内地九市与港澳法律部门合作常态化、深入化。建立企业重整司法合作联席会议和破产专门法院,整合三地司法与专业资源,打造世界级企业重整中心。

《天河共识》强调,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法治建设融合,利用大数据辅助立法决策,以“算法”提升执法精准度,用“智慧法院”促进司法公正,借“在线普法”扩大传播力,建设数字时代法治新模式。依托全球数源中心,设立数据出境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数据治理“企业白名单”,完善产权界定、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法规体系,推动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形成“内地孵化—港澳落地—全球辐射”的数据出海方案。

《天河共识》提出,在湾区内地九市司法行政系统设立涉外法治专门机构,形成部门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推进内地与港澳调解员资格互认,拓展内地法院吸纳港澳调解组织试点。推动仲裁机构全面接入裁审对接平台,建设仲裁司法审查案例库,统一裁判尺度,营造仲裁友好型司法环境,将大湾区打造为中国国际法律服务“示范窗口”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

《天河共识》还提出,深化粤港澳三地法学院校、研究机构与实务部门协同育人,设立大湾区法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发挥国家检察官学院粤港澳大湾区分院平台作用,拓展理论与实务研究。举办湾区法律人员培训班,推动三地法务人员同堂学习,培育协同培养示范品牌。推动司法人员双向交流,拓展港澳法官、法律生赴内地法院交流,推动互派学习常态化。

《天河共识》的发布,标志着大湾区法治合作迈入制度化、体系化新阶段,为建设世界级湾区提供坚实法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