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歌越千年:中山曹边的循故与鼎新
广东
广东 > 城市 > 中山 > 正文

古韵新歌越千年:中山曹边的循故与鼎新

中山市南区街道曹边村,宋末元初建村至今,已走过近千年。

清末以来,村民踏出国门、漂洋过海,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谋生立足,迄今已孕育超3000名华侨华人,“侨乡”名符其实。

沿着青石板路漫步,侨派风格特有的青砖灰瓦,垒起乡村的建筑风貌,也垒起了华侨的思乡魂。这座乡村,不仅承载山水田园之美,更凝聚着深厚的侨乡情怀与历史底蕴。

作为首批“广东美丽侨村”,中山曹边近年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通过侨房保护活化利用、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生态振兴,有机融合侨乡的“循故”与“鼎新”,实现从传统村落向文旅热土的华丽转身。

侨乡的“循故”:修旧如旧,保留乡愁记忆

中山曹边历史悠久,侨房资源丰富。村内200多间农房民房中,超一半为侨房,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建造。为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曹边村全面普查、立档建册、分类施策,在保留侨房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对部分侨房进行活化保育,引入多种轻业态。

左琴右茶主理人郑强(拍摄:李颖菲)

左琴右茶主理人郑强(拍摄:李颖菲)

“左琴右茶”就是这种模式的成功范例。

据介绍,“左琴右茶”位于曹边村一座百年侨房内。作为曹边第一间侨房活化实践者,主理人郑强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跑遍中山古玩家具市场,只为能找到与侨房相互映衬的旧家具。

左琴右茶侨房(拍摄:李颖菲)

左琴右茶侨房(拍摄:李颖菲)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如今,穿过为降温精心设计的“水帘”,小院里悉心打理的花草郁郁葱葱,在青砖灰瓦间更显生动;外墙的灰塑保存完好,岭南建筑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屋内厅堂上的西式绘画笔触清晰,侨乡独有的风味跃然“壁”上……这座百年侨房经过精心修缮,既保留建筑的历史风貌,又注入新的文化功能,现已打造成为集古琴斫琴教学、古琴演奏教学、茶艺培训、传统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学习交流空间。

季叙冰宴(拍摄:于清)

季叙冰宴(拍摄:于清)

类似的还有“季叙冰宴”。

今年4月,冰淇淋主题餐厅“季叙冰宴”亮相,这一侨房改造的主题休闲空间,坐落在“烟火曹边国风集市”内,已成为年轻人聚集交流的创意场所,是曹边村活化侨房、业态创新的又一亮点。来自深圳的投资人李志强表示,曹边村有千年历史、丰富人文、华侨文化以及烟火气息,在周边景点及项目中非常突出,目前节假日高峰期可接待上万游客。未来将联动深圳商协会、高校联盟等群体开展互动,还将结合不同时令,在“季叙冰宴”打造不同休闲主题,同时还将在曹边投资民宿。

侨乡的“鼎新”:涵养侨务资源,注入新鲜活力

如果说对建筑修旧如旧,保留乡愁记忆,为曹边村留下了“根”与“魂”,那么对侨务资源的涵养,则为侨乡的“鼎新”倾注了新的活力,更为乡村农文旅延展了新的可能。

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创业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位于曹边文围巷8号,2024年,旅美华侨将房子托管给村集体进行保育活化利用。在中山市委统战部的支持下,该侨房已完成修缮,为粤港澳青年创业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

家国书房(拍摄:李颖菲)

家国书房(拍摄:李颖菲)

引人注目的是,工作坊偏厅“家国书房”里陈列着丰富的侨乡文献,中间的长书桌由原侨房旧大门改造而成。修复团队刻意保留了门上的铜制门环和雕花,将开裂的木板进行处理。当港澳台侨青年围坐于此,触摸到的不仅是温润木材,更是侨房的历史肌理。

中山市青联副主席、中山市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欧阳洁表示,“家国书房”将成为港澳台侨青年支持乡村振兴支持“百千万工程”聚集点。大家可以在这里开展讨论、交流等活动。这里也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激励更多港澳台侨青年投身家乡建设,让华侨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凤凰网广东采访窑烤面包店店主邓长征(拍摄:于清)

凤凰网广东采访窑烤面包店店主邓长征(拍摄:于清)

回乡创业的人群中,窑烤面包店店主邓长征格外吸引人的目光,他经营的面包店同样由一栋有着约百年历史的老侨房改造而来。据了解,邓长征是曹边女婿,身为职业烘焙培训师的他,希望在乡村打造一间美食地标般的“老店”,曹边村委会和强村公司给予鼎力支持,约定只需将营业额的10%作为租金。

为了保持侨房的历史韵味,尽管经营西式甜点,邓长征并没有做太大改动,只简单地进行装饰与打扫。因此,风靡佛山、珠海、江门等地的窑烤面包均出自门口搭建的柴窑。“如果在室内搭建,肯定会破坏古建筑,所以我们选择在门口砌窑。用荔枝木柴烤是第一次尝试,失败了近一个月才终于把面包烤得这么漂亮。”邓长征介绍。

凤凰网广东注意到,与传统烤箱制作相比,窑烤面包的优势主要在香味上,细嗅可闻淡淡果木清香,品之更是齿颊留香。

媒体助力,带动侨乡“出圈”

除了政府对侨房改造的“定调”与支持,这座古老乡村焕新更离不开媒体的强力“助攻”,一系列高水平活动的举办,让美丽侨乡走进大众视野。

今年6月,2025年广东乡村文旅消费季暨中山市乡村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在曹边村启动,4天累计吸引近10万人次游客涌入,营收约35万元。

紧接着在7月13日,“绿色暑假 游赏中山”2025年广东村歌·金色大地音乐会在曹边村举行。音乐会以“村歌”展演为主线,12个精品节目轮番登场,充分展现了侨乡的独特魅力。

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曹边村的知名度,更直接带动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现如今,“记者蹲点百千万”系列融媒体活动的举行,将进一步为其展现魅力提供了平台。

曹边的“出圈”,源于对古建筑的保护、对侨文化的重视,更源于对大众品味的尊重。中山是侨乡,亦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如何进一步挖掘村镇“厚度”,让文化融入农业、融入旅游、融入地方发展血脉,将成为“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关注点。正如摩游中山账号主营草根哥所说,“比曹边美景更吸引人的,是曹边的人文。这里民风淳朴,充满烟火气息,让人来了还想来,这里真正体现了农文旅深度融合,这也应是未来‘百千万’工程应该着力去发掘的重点。”

凤凰网广东发自中山

【采写】李颖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