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法治担当 彰显行业价值——广州律师助力法治广州高质量发展
广东
广东 > 法治 > 正文

践行法治担当 彰显行业价值——广州律师助力法治广州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法治兴则国家兴。近年来,广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部署要求,始终将法治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以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以创新深化治理实践,书写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广州答卷”。市委政法委统筹从8月至9月开展“激情全运 法治同行”2025年广州法治建设主题宣传月活动,并在“广州政法”新媒体端特别推出“激情全运 法治同行”专栏专题,全景展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领域的丰硕成果,传递法治广州的力度与温度。

图片

近年来,广州市律师行业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扣“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工作主线,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服务大局、涉外法治、民生保障等领域交出亮眼答卷,为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法治动能。

优化法律服务供给

极担当服务中心大局亮点凸显

图片

2025年2月13日 广州市召开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

作为法治建设的“主力军”,广州律师深度融入城市发展大局,以专业服务为立法和纠纷化解提供核心支撑。

深耕立法献良策市律师协会入选广州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络站,9家律所入选广州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全年组织律师就40余部法律法规提出282条建议,推动出台《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支持律师参政议政,广州律师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总数达133名,涵盖全国、省、市、区四级,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民生保障等主题,向各级两会提出议案、建议和提案250余件。其中,18名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获评2024年度履职积极代表、优秀政协委员,10份议案、提案、建议获评省、市、区各级人大、政协2024年度优秀建议、提案。

图片

2024年10月23日 广州律协与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签署合作协议

纠纷创样板。成立全国首个市级律师协会商事调解机构——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创新构建“专业调解+司法确认”商事调解模式,与市法院、天河、白云、南沙等法院建立民商事纠纷社会化有偿调解诉调对接机制,组建506名专业调解员队伍,其中港澳籍和外籍调解员共27名,具有涉外调解能力的调解员143名,可用多国语言开展涉外调解,至今已受理案件超4100宗,涉及标的超167亿元。有效促进了商事纠纷的有序分流和高效化解,为律师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提供了可借鉴的“广州样本”。

增强涉外服务本领

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再添新动力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定位,广州律师行业构建国际化服务平台,打通涉外法律服务关键通道,助力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

聚力开放高地依托“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广州代表处,发起《共建法治丝路 护航合作共赢》倡议,与泰国皇家律师协会达成深化合作、加强交流与欢迎投资三项合作共识。服务保障“法企融合 新质发展”服务企业“走出去”系列活动,组织百家律所与百家企业开展专场对接,吸引超过1400名企业代表和律师参加,服务超550家企业,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业与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赋能广州企业稳健“出海”。组建重大涉外经贸活动广州律师法律服务团,连续四届服务广交会,累计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客商提供法律服务咨询超2500次,在第137届广交会上首创“实体指引+云端普法”双轨模式,应用视频录制和AI数字人技术,推送38条多语种法律服务短视频,有效提升法律服务的便捷性与精准度。

图片

在第137届广交会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为客商解答法律问题

锻造人才强引擎。设立全国首个律协涉外法律服务分会,联动全国首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何君尧会长领衔的港澳团队,推动三地规则衔接与人才流通。全省首推港澳律师执业“绿色通道”,优化申请程序,吸引160名大湾区律师、79名港澳居民律师来穗执业。与新加坡、泰国律师公会建立合作机制,组织律师参与环太平洋律师协会年会等国际活动。联合高校和国际组织,选拔优秀青年涉外律师赴新能源汽车工厂、仲裁机构及香港、泰国等地开展双轨制实战教学。目前全市超2500名律师从事涉外法律服务,其中61人入选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23人入选全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189人入选广东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构建起从领军人物到后备力量的培养链条,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的人才集群。

图片

2025年6月19日,泰国培训班到访泰国国立法政大学

深化公益法律服务

彰显律师为民责任担当成效显著

以人民为中心,广州律师行业织密普惠法律服务网络,打造“法律+公益”品牌矩阵,让法治阳光温暖千家万户。

深化援助惠民生支持3家律所前往西藏“无律师县”设立分所,累计组织76人次律师参加“1+1”法律援助行动,支持10名青年律师前往西部锻炼。鼓励律师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每年办理法援案件3.8万件,升级“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服务模式,年均服务基层群众超6万余件次,让法治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全市常备法律援助人员(社会律师)超2500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万多件,挽回群众损失逾2亿元。每年组织3846人次律师参与市直政法机关值班,866人次律师参与广东法网值班,完成在线咨询超1万次,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图片

2025年6月,广州律师在聂拉木县综合治理中心开展社区矫正法普法活动

践行公益铸品牌打造公益服务志愿品牌,羊城律政公益法律服务团分团扩至16个,每年联合省、市图书馆服务群众近12万人次,依托羊城律政佳人志愿服务队,参与建立“法律+心理+社工”志愿服务联盟。每年组织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普法活动近500场,惠及师生500万人次,形成多元公益法律服务格局。

图片

青年律师为当地群众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广州市律师行业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以“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奋进姿态,在服务大局中显担当,在推动涉外法治中见成效,在守护民生中践初心,为广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