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 | 打造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标杆区 领航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广东
广东 > 法治 > 正文

黄埔区 | 打造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标杆区 领航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法治兴则国家兴。近年来,广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部署要求,始终将法治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以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以创新深化治理实践,书写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广州答卷”。市委政法委统筹从8月至9月开展“激情全运 法治同行”2025年广州法治建设主题宣传月活动,并在“广州政法”新媒体端特别推出“激情全运 法治同行”专栏专题,全景展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领域的丰硕成果,传递法治广州的力度与温度。

图片

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标杆区,通过制度创新、平台搭建、严格保护与精准服务等多措并举,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区域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法治动能。

高位统筹强基固本 构建系统化法治保障

制度体系持续完善。省委依法治省办、市委依法治市办先后出台工作方案、分工方案,支持中新广州知识城打造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标杆区。对标省、市相关工作部署,黄埔区出台《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标杆区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举措,明确责任分工;推出“生产性服务业8条”,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制定版权产业行动方案,打造工业设计、数字文化等五大核心产业集群“版权引擎”。

服务载体提档升级。建成知识产权法治保护服务中心,设立“7+1”个服务窗口,提供商标保护、海外维权、纠纷调解、公证服务、保险保障等多元化、一站式专业服务。升级华南版权服务大厅3.0版,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版权交易中心,为区内超6000家版权企业提供综合性版权服务。

司法保护精准有力。区法院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组建专业化知识产权审判团队,探索差异化办案模式,实现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质效双提升。区检察院立足职能,积极发挥司法保障作用,一案例入选广东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图片

黄埔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大楼

协同联动汇聚合力 打造全链条保格局

保护网络立体延伸。黄埔区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州市司法局、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深化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提升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效能。

诉调联动效能凸显。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推动其与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多元化诉调平台进行线上联动对接,成为区法院特邀调解组织。不断提升多元化解纠纷效能,坚持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已累计调解案件1702宗。

行刑衔接机制贯通。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机关强化跨部门沟通协作,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探索建立案件线索移送、协同办案、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规范化操作流程,推动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与刑事犯罪的精准识别与高效处置。

航出海创新突破 提升国际化竞争优势

出海指南精准护航。发布《企业出海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手册》《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实务指引》,举办“埔法荟”沙龙等系列涉外交流活动及培训,详细解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制度环境,助力企业掌握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的策略,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领域潜在风险。

图片

“埔法荟”知识产权沙龙

筑牢屏障风险共担。持续推广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织严织密知识产权出海“保护网”,目前已有376家次企业投保,总保额达8.03亿元。“创设多项知识产权海外险,助企出海远航”案例成功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

跨境服务创新突破。深入推进专利代理对外开放试点工作,成功推动5家外国专利代理机构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设立在华常驻代表机构。持续提升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能级,累计引进38家国内外知名机构,打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端知识产权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