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造法治政府建设典范 加速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广东
广东 > 法治 > 正文

广州打造法治政府建设典范 加速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图片

编者按

法治兴则国家兴。近年来,广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部署要求,始终将法治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以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以创新深化治理实践,书写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广州答卷”。市委政法委统筹从8月至9月开展“激情全运 法治同行”2025年广州法治建设主题宣传月活动,并在“广州政法”新媒体端特别推出“激情全运 法治同行”专栏专题,全景展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领域的丰硕成果,传递法治广州的力度与温度。

图片

第七届法治政府奖、法治政府奖提名奖

图片

获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颁发荣誉证书

2024年以来,广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聚焦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目标,在法治轨道上全速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广州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2024)中排名第4,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9次排名稳居前五的城市;1个项目获评第七届“法治政府奖”,4个项目获评“法治政府奖提名奖”,占全国获奖项目总数的八分之一;连续8年在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获评优秀等次。2025年6月广州市获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颁发“持续表现优秀,发挥典范作用”荣誉证书。

系统谋划 绘就法治蓝图

注重科学规划引领。出台《广州市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举办法治政府建设专项规划宣讲会,构建“战略规划+年度计划+督察考评”闭环体系。将法治广州建设考评纳入市级综合考核,实现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强化依法履职能力。推进广州法治讲习所常态化运作。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举办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13场次。连续3年开展行政审判、行政复议、行政执法同堂培训,持续提升广大干部法治素养与依法行政能力。

深化法治协同机制。持续深化全面依法治市、行政立法、依法行政、刑罚执行、公共法律服务和涉外法治“六法融合”创新实践。推动出台区域协同立法项目《广州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与西安、武汉等9个“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联签法治保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打造区域法治共同体。

图片

广州水上巴士

数智驱动 激活法治引擎

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升。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实施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提升企业体感2025年度行动方案、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措施清单等措施,全面推行涉企检查“亮码入企”、入企检查通知书等制度,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开展职权下放重放轻管问题专项整治,清理规范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105项。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超80%行政争议在复议环节有效化解。

政务公开质效持续优化。推动出台《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推进政务信息集成式便民式发布,打造全市政策解读权威平台。“广州政务讲堂”获评“政务服务新媒体典型示范案例”。海珠区创新打造“政务直播间”案例入选《中国政务公开发展报告(2024)》典型案例。广州政府透明度指数在全国参评地级市政府中蝉联第一。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连续5年获评全国政务热线评估“A+”评级。

数字治理能力显著增强。推动出台《广州市数据条例》,出台《数字广州建设总体规划》,在全国首创“运商分离”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国家首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部落地实施。打造超大城市级数字政府运行智能分析系统(GI)项目入选全国数字城市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多元共治 夯实法治基石

多元解纷体系创新发展。出台《广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并全面实施,率先提出专利纠纷诉讼调解裁决处理标准,成立广州市调解协会、市多元解纷中心及4个区级调解协会,“大调解”工作格局日臻完善。

平安建设成果持续巩固。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建成市、区、镇(街)三级综治中心189个,并延伸覆盖村居、网格,形成五级指挥管理体系,聚合群防共治力量37万余人。广州在2024年度平安广东建设考评中排名第一,连续8年获评优秀。

全民普法更加精准高效。巩固“大法治+大宣传”工作格局,借助“八五”普法讲师团、“法律明白人”等力量,推动法治宣传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创新打造“广州市司法局法治直播间”,荣获2024年全省优秀普法项目;“广州普法”品牌号获评中央网信办“优秀网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