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鱼塘尾水治理现场会召开 全力打造渔业绿色发展“中山样板”
广东
广东 > 城市 > 中山 > 正文

中山鱼塘尾水治理现场会召开 全力打造渔业绿色发展“中山样板”

日前,中山市鱼塘尾水治理现场会在阜沙镇召开,全面总结上半年治理工作,交流经验、剖析问题,全力推进下半年任务,旨在打造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的“中山样板”。中山副市长欧阳锦全出席会议并讲话。

image.png

会前,参会人员实地考察阜沙镇相关项目,深入了解鱼塘尾水治理及美丽渔场建设情况,对项目建设、运维和治理成效有了直观认识。

会上,中山市农业农村局通报上半年工作进展并提出后续计划,大涌镇分享成功经验,其采用“三池两坝”模式全域治理鱼塘,实施统租统管与标准化改造,推动鱼塘租金提高10%,实现从“治水”到“活水”的转变。

会议指出,鱼塘尾水治理对改善水质、减少养殖用药、提升水产品质量意义重大,是渔业绿色发展及美丽河湖建设、“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中山完善养殖池塘尾水治理项目全流程管理、项目验收和专业化运维管护等机制,获国家资金支持,已完成13.4万亩鱼塘尾水治理,南朗、三乡实现全域治理,大涌等4个镇街也将在年内达成目标。但部分镇街仍存在工作力量薄弱、项目推进慢、宣传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会议强调,要按照“真信、真建、真管、真用”要求,提升工作主动性与科学性,压实责任,推动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要做好群众工作,“一塘一策”谋划治理,确保尾水达标排放,通过统组统管、智能监测提升水产品质量,将优质产品纳入“中山香农”品牌;要全力冲刺年度任务,8月底前全面开工,10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严格把控项目流程;同时,要推动专业化运维,完善管护体系,引入市属国企参与。此外,要以问题为导向,落实养殖尾水排放备案制度,加强联合巡查与检测,对问题严肃整改,对运维不力单位采取约谈提醒或解除运维合同等措施,杜绝项目建成无人用、无人管的现象。

会上,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解读了鱼塘尾水排放执法准备工作。据悉,广东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实施,届时将对30亩及以上养殖池塘等尾水排放开展执法检查,超标排放将面临处罚。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要求各镇街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村(社区)和养殖企业加快治理,避免因尾水不达标影响生产经营。

凤凰网广东发自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