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介绍了本届全运会竞体项目的安排,包括2项备受关注的跨境赛事的时间,并公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参会运动员预达3.6万人,相关场馆基本改造完工。
据了解,本届全运会竞体项目秉持“广东为主、港澳优先”的原则,由广东承办22个大项,366个小项;由香港承办8个大项、39个小项,将击剑、场地自行车等香港优势项目布局在香港;由澳门承办4个大项、14个小项,将乒乓球、女子排球等热门项目布局在澳门,充分发挥了港澳办赛优势。
作为十五运会首创亮点,两场跨境赛事备受瞩目。与传统单一城市办赛不同,这两场赛事跨越粤港澳地区举行,充分展现“活力大湾区”特色。其中,十五运会跨粤港澳三地的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定于11月8日(周六)举行,跨香港和深圳的马拉松赛定于11月15日(周六)举行。为充分做好赛事保障,这两场赛事已经举行了相关测试赛。
值得关注的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预计将有来自全国3.6万名运动员、4.5万名赛会志愿者、4000名记者参与赛事,设有比赛项目十五运会57大项、残特奥会46大项,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参会运动员规模已超过2024年巴黎奥运会10500名运动员的规模。”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黄明忠表示。
同时,会上还介绍了相关场馆的改造情况。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承办比赛的场馆中,除广东赛区的6个临时搭建场馆于赛前15天至20天完成搭建外,其余场馆已经全部完工。
黄明忠指出,广东赛区承办比赛的场馆中90%以上为现有场馆改造,这是近几届以来新建场馆最少的一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相关部门依据“简约”的办赛要求,对承办比赛的大部分场馆仅进行小规模维修和工艺升级。
“广东拿了赛事组织的金牌,为全国树立了标杆。”国家体育总局评价,广东秉持着“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携手港澳,充分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新面貌,持续营造共迎盛会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