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同意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28家单位设立为第五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山“1+1+N”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将为中山经营主体“出海”提供更坚实的知识产权保障。
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共同推动成立,旨在聚焦我国“外向型”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难点和痛点,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与协调机制,提高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和纠纷应对能力。
作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山外贸发展势头强劲。拱北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山进出口总额达2840.6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位列全省第五;拥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数量攀升至6855家,同比增长23.9%,“中山制造”的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然而,随着企业海外市场拓展,知识产权纠纷风险日益凸显。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和维权经验,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维权成本高、专业能力不足等困境,对高效专业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服务需求迫切。
基于注重保护和推动创新的价值导向,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依托健全的维权援助机制和丰富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经验,积极探索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新路径。自今年3月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山)分中心揭牌以来,依托省市联动协作机制,仅两个月便成功办理6宗涉及中山经营主体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援助事项,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合法权益。此次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初评打分、专家评审等程序,中山凭借扎实的工作基础和专业能力脱颖而出,获正式批复。
未来,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以分中心设立为契机,积极与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对接,建立健全资源共享、信息报送、协调联动和培训指导机制,完善业务运行模式。通过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收集报送、开展专业咨询指导等工作,进一步破解企业海外维权难题,为中山经营主体“出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服务,助力中山企业在国际市场行稳致远。
凤凰网广东发自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