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检察机关创新环境公益诉讼检察模式 助力美丽湾区建设
广东
广东 > 正文

广州检察机关创新环境公益诉讼检察模式 助力美丽湾区建设

2020年以来,广州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部署要求,不断创新监督模式,完善监督机制,聚焦监督重点,加大监督力度,为美丽湾区建设提供精准检察服务保障。2020年1月至今年6月,共审查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000件、立案1362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946件、提起诉讼90件,10个案例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例。

一、突出办案重点,着力提升监督精度。一是保护碧水。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人口密集、水系发达。针对辖区内部分河涌污染严重的情况,深入开展“黑臭河涌整治”专项监督,督促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巡河、清淤、治本等工作,促进治理恢复被污染河道38.43公里,推动全市黑臭河涌初步实现“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针对珠江口海域违法倾倒垃圾事件频发的问题,持续强化海洋公益诉讼工作,立案46件。通过与相关行政机关联签关于办理海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加强协作的实施办法、关于联合开展海洋生态修复补偿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立“海洋公益诉讼联合室工作站”等方式,探索建立“取证规范、评估便捷、部门协同、督促修复”的海洋公益诉讼模式。办理的“陈某等非法捕捞水产品案”“新海村整治海洋功能区水域案”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二是守护净土。聚焦非法占用农用地、滥垦等问题,积极开展农用地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督促行政部门及时拆除违建、整治违法行为,切实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共立案办理涉农用地领域案件111件,督促恢复被破坏的基本农田、耕地、湿地等共819.73亩。围绕辖区城乡部分区域固体废物垃圾随意倾倒现象突出问题,实地开展垃圾填埋场、工业园等重点区域污染情况调查,督促行政机关加强整改。共督促回收清运各类垃圾、固废178.04万吨。办理的花都卫某垃圾厂、李某强污染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创新运用先予执行机制进行修复治理,提出1.3亿元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获法院支持,获评全国检察公益诉讼起诉典型案例。三是呵护绿林。突出加大对非法占用林地、滥伐林木等领域办案力度,有力遏制滥砍滥伐行为。共立案56件,督促恢复被破坏的林地132.77亩。围绕城市古树名木保护领域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办案力度。共立案79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79件,推动保护古树名木2057棵。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磋商,推动建立“古树诊所”,为问题古树逐一把脉问诊。组织法律监督联络员、公益诉讼观察员、村居联络员参与公益诉讼工作,提供涉林公益诉讼线索,发挥“检察前哨”作用,形成护林工作合力。

二、创新工作机制,着力破解监督难题。一是建立一体化办案机制。成立市院公益诉讼指挥中心,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及时通过交办、提办、督办、领办等方式推动办理。组织全市优秀办案骨干成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专业化办案组,专职办理在全市有重大影响的生态环境案件,通过“专业办案+研究+培养”的立体模式,提高一体化办案水平。二是探索跨区域协作机制。健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市院联签的保护珠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与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区院会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意见,与佛山、惠州等大湾区检察院联签跨界河流生态环境联合治理及长效保护公益诉讼工作机制,推动破解跨区域治理难题。三是完善跨部门衔接机制。加强与纪委监委、法院、行政机关等的沟通,强化案件通报、个案会商、双向咨询、联合调查等工作。与河长办、林长办分别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与纪委监委联签公益诉讼案件协作机制,与法院、公安等部门签订生态环境修复司法协作机制,与规划与自然资源部门签署关于加强公益诉讼检察与自然资源行政执法衔接工作的实施办法,推动形成环境公益保护合力。四是创新智慧支持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发集信息采集、线索研判、案件办理、成效跟进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诉讼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推动解决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等问题,该项目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改革创新项目”。创建的“公益诉讼全流程一体化监督模型”,获评全省十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立全省首个基层院和公益性国家级科研创新机构合作共建的海洋公益诉讼联合实验室,全省首个环境公益诉讼联合检测实验室,努力破解取证难、鉴定难。

三、强化诉源治理,着力增强监督质效。一是强化事前预防。依托广播电视、报纸、两微一端、微电影、微视频等平台,广泛宣传环境公益诉讼工作,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知晓度和群众认同感。与南方都市报签署《公益诉讼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构建以检察机关为主、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环境公益诉讼新格局。积极推进“双员互聘”,邀请行相关行政机关业务专家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相关行政机关聘请检察骨干担任河长助理、林长助理等;建立全省首个国家湿地检察公益诉讼法治教育基地、全省首个公益诉讼观察站,推出“乡村检察官+公益诉讼观察员”工作机制,组建公益法治宣讲团和公益诉讼志愿者队伍,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守护生态环境。二是强化事后修复。积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侵权行为,既要求侵权人赔偿生态环境修复、期间功能损失等费用,又督促侵权人通过增殖放流、消除污染、补种复绿等方式落实修复责任,实现“办理一案、惠及一片、影响一面”的效果。先后向侵权行为人索赔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和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费2.25亿元。认真做好公益诉讼制度与行政机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有效衔接,与生态环境部门签订协作意见,实现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探索生态环境异地修复方式,以“检察监督+行政履职+企业修复”的方式,建立首个海岛生态公益园。建成3个融合生态修复、法治宣传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补种复绿基地,组织侵权人等补种树苗4万余株、面积280.66亩。

凤凰网广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