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煜祖:家学熏陶,爱上古琴妙音!
广东
广东 > 城市 > 惠州 > 正文

秦煜祖:家学熏陶,爱上古琴妙音!

自动播放

我叫秦煜祖,是一名古琴老师。

图|秦煜祖

图|秦煜祖

2009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通过父亲的朋友,有缘认识到刘爵老师,与古琴的结缘便由此开始。在这之前,我在惠州市润声琴行教授吉他。父亲非常喜欢古琴,但当时的我,对古琴并不感兴趣。

因为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父亲便让我到扬州,跟随刘爵老师学习古琴。在2019年,经刘爵老师引荐,被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琴会会长,赵家珍教授收为第二期入室弟子。

图|来自视频

图|来自视频

开始接触古琴的一段时间里,我对古琴依旧不感兴趣。那时,我更希望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我的吉他,以及与朋友组的乐队里。

一直到2013年初,刘爵老师正式到惠州授课,并让我作为他的助教老师,辅助教学,从此时开始,我才慢慢地进入到古琴的世界。真正对古琴产生热爱之情是在2014年,刘爵老师在湖南南岳衡山的一座寺庙里,组织了一场活动:古琴禅修营。

图|来自视频

图|来自视频

为期21天的禅修中,我第一次从古琴里感受到何谓“人琴合一”,万籁俱静,一曲琴音回荡于峰峦叠嶂中,或如涓涓细流,或如汹涌波澜。

一曲过后,竟忘记自己刚刚是如何做到的。再重新抚曲时,已回不去那个当下。故人琴合一,则在物我相忘、情音相应之境。

图|来自视频

图|来自视频

在授课过程中,也主要提倡这点:除音乐的基本元素之外,还须对其人文历史、作者背后的情怀与感受融会贯通,再加以自身对故事的独特体会和理解,表达出音乐极具个性的特征。

图|来自视频

图|来自视频

古琴,在古时代只称呼为“琴”,因历史原因,在其前面加上一个“古”字。有时候也会感到疑惑,为何爱上古琴? 或许这就是血脉里留存已久的、不可磨灭的精神。

图|来自视频

图|来自视频

父亲在早年在外贸公司上班,四十岁后弃商从艺,以教授书法为业。父亲出生于现在的城区北门街老苗屋,自小跟随父亲的外婆,在一个老院子内长大。

常常听邻居家老一辈先生讲故事,学书法等。父亲非常喜欢音乐,小时候在家里,父亲放着各种流行歌曲,比如邓丽君,林子祥,张国荣等。乐器方面小提琴,二胡,吉他都会玩,记得我初中时期学习吉他,就是父亲先教我的。

图|来自视频

图|来自视频

现在父亲更喜欢箫,偶尔在家中与我琴箫合奏,一同探讨古琴音乐,教授我音乐艺术及传統文化,我也走上了这一条无法与音乐分离的艺术道路。

我有两位妹妹,大妹珮珠毕业于惠州学院美术教育。与其丈夫黎昊鸿一同教授书法篆刻国画。他们日常除了照顾家里小女儿,还有跟随广州梁晓庄老师钻研篆刻书法。

图|来自视频

图|来自视频

小妹语襄,目前还在湛江海洋大学,就读汉语国际教育,从小学习钢琴,后跟随刘爵老师习筝。先后与我一同举办了三场音乐会。

图|来自视频

图|来自视频

正如刘爵老师说的:父亲对于我们子女的教育,可谓富有远见和智慧的。这种远见和智慧,体现在有意无意之间。一是在子女们成长道路上,以境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整个家庭在琴筝书画印的艺术范围内熏陶,这种环境,经过多年,其效果,是远远大于言教和身教的。

音乐,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每一次抚琴,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都会有全然不同的感受。音乐艺术这条道路还有很长很远的路要走,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图|来自视频

图|来自视频

凤凰网广东发自惠州

编辑:黄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