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曼刘亚:跨界创新 助力构建行业共享生态
广东
广东 > 正文

海曼刘亚:跨界创新 助力构建行业共享生态

近年来,智能家居市场红利渐显,企业百家争鸣,智能家居的战火也从“后端”烧到了“前端”市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连接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家居行业如何建立生态互联?企业如何完成从单品爆品到全屋智能的转变?企业开放共赢的同时如何构建自己的壁垒?凤凰网广东特推出《跨界融合 · 互联共生》系列访谈,对话智能家居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协会及企业家,深度洞察与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本次对话,凤凰网广东采访了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亚。

随着AI、IoT、5G、云服务等科技高速发展以及多元应用场景渗透,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大势下,智能家居几乎成为AI+IoT产业中最受瞩目的行业。

智能家居风口已至?时间还未给出确切答案。而站在风口前的人们,一旦错判自身乘风借势的资质与方法,或将错失良机,也可能粉身碎骨。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人讲智能家居了,讲的人很多,炮灰也很多。”刘亚如此说道。

把传统的安防产品,升级为智能家居

海曼成立于2005年,从一家专注于安防产品的公司转型为一家专注研发、生产、销售智能家居产品的企业。历经了行业十多年的起伏跌宕,对风口下的”炮灰“,海曼深有感触。如刘亚所言,“公司发展多年,会发现行业内的很多公司,做着做着就没有了。”

早期的安防行业发展比较平稳,一个功能单一,外观跟砖块儿一样的产品,可以持续卖十年。2007年前后,安防行业一度很火,而后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不能跟随市场发展步伐,没有创新升级产品的企业一个个消失。

海曼则在2012年开始转型生产智能产品,通过跨界创新,在剧烈的行业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说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刘亚认为主要是研发创新和产品质量。第一是海曼每年研发投入超过公司年销售额的8%,拥有ID设计、结构设计、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团队和数十年专业的智能传感技术,保证每年有20款以上的新产品投入市场。第二是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海曼引进全球最好的生产检测设备,采用优质的原材料、零部件,对产品的性能实行百分百的全检,以保证出厂的产品能达到百分百的合格。

刘亚认为早期市面上的安防产品还很低阶,需要突破产品边界,实现跨界融合。于是在原本功能单一的防盗产品上增加如感应灯、小夜灯等功能,提升产品的价值含量。

与此同时,海曼非常重视产品的颜值,每一款产品都精雕细琢。为了让公司的产品设计更符合用户的审美观,员工会带着样品,在地铁站、商超、机场等人流大的地方,请消费者来选出他们认为满意的设计,参与到公司的产品设计中来。

原本被形容为砖块一样的产品,经过海曼的跨界创新,多次获得了德国红点奖、IF奖等工业设计领域的国际大奖,成为具有工业美学的智能家居产品,并受到行业与市场的认可。

拓宽赛道,助推行业共享生态

近年来,从智能音响的热潮开始,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愈加火热。刘亚认为这背后有三大原因,一是地产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升级。二是关键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产品的互联互通性更强,智慧水平更高。三是互联网巨头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各类物联网平台的出现,推动了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经过2020年智能家居行业的高速发展,风口下的企业应该如何迎接这个机遇?海曼给出了十分稳健而务实的答案。

刘亚表示,海曼不断做的事情,就是把现有的产品做得更好,更加人性化,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变化总是循序渐进的,智能家居行业的颠覆最终也将通过产品来实现。

同时,海曼非常重视跨界与专业化之间的平衡。如果单做智能传感产品,赛道太窄,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太低,因此,海曼会在技术相通的情况下,拓展更多关联性业务,一边深耕,一边拓宽赛道。

“早期,智能家居行业很封闭,家家都想自己干。”刘亚笑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企业会在自己专业的领域深耕,如物联网平台,智能硬件等,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共同构建行业共享生态。

智能家居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企业保持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海曼也通过与众多同行的深入合作,跟更多的智能家居品类和平台实现联动。据介绍,海曼的产品同时接入了华为Hilink、Apple HomeKit、阿里云、涂鸦、电信、移动、联通等平台,并与天猫精灵、小度音箱、叮咚、Amazon Echo等主流音箱设备建立多元交互,实现不同场景的语音控制。

在刘亚的设想中,未来,智能家居产品能够更清晰地读懂人,如辨别人的形态、体征和表情肢体动作,甚至根据人们的心情变化,主动提供服务。而更加智慧的智能家居时代,将在整个行业的互联共生中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