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周年作品展(1)| 廖君:看见太阳的微笑
广东
广东 > 城市 > 茂名 > 正文

建党100周年作品展(1)| 廖君:看见太阳的微笑

知道他的名字,在许多年前。

在中央电视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文艺晚会上,宋春丽老师说,“江姐在黎明前倒下了,还有一位烈士在黎明前也倒下了,他的名字叫李卡。”她动情地朗诵了李卡在狱中写下的最后诗句。当时还不知道,这名广东烈士是我们家乡茂名人。

我居住的城市离他老家村子只有三十多公里,请原谅我们对英雄事迹的关注迟到了。

走进茂名化州市笪桥镇柑村,这是红色革命村庄。在广东南路革命纪念园,在岭南风格的祠堂侧边,一排排烈士坟茔令人震撼不已。在广东南路革命化州纪念馆,我寻到他的资料。李卡真帅气,坚毅的傲骨充满自信。全馆引人瞩目是那一封革命遗书,“天一亮,你就会看见太阳的微笑”。字里行间的铁血柔情,洋溢着英雄浪漫主义。在放大的手书版本,让人清晰窥见行草飘逸的风格,如同他潇洒的人生。面对死亡的逼迫,他信念的旗帜在高高飘扬,不仅在家乡茂名,在广东,在中国。“朋友,当白色的恐怖正在蔓延着、死亡之魔在狂吼的时候,这不是一个凶信,而是一个喜兆,你接到应该为此而快乐,因为任何魔力明知是消灭不了我们”,我深情地在李卡的狱中遗书前鞠躬,感动广东版的《可爱的中国》。

李卡1922年生于化州长岐镇双牌村,1945年毕业广东国民大学。曾担任广州《建国日报》记者,用“李卡”等笔名。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送香港达德学院进修。1948年到粤赣先遣支队任支队司令部参谋。1949年1月被捕入狱,同年9月被杀害。他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在广东先烈丰碑林划过了一道闪耀的光华。

去年李卡音乐剧作品研讨会上,来自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的李编剧,多次在创作中哽咽。感同身受,我饱含热泪为音乐剧标题斟酌。这部史诗式的作品他是无法看到了,但他的后人他的亲友一定能观赏。“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当年在乌云压城的粤北监狱,他对外界音讯全无,他想不到新中国这么快到来,在黑暗的牢狱他坚信地等待。

李卡的人生充满传奇的色彩。距今八十余年,仿佛历历在目。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今天,拨开历史的烟云,去邂逅革命战士李卡。

二十世纪初期的鉴江平原,河涌交叉,池塘潋滟,水田肥美,稻花飘香。来自双牌村大户的李卡,当时叫李均海。家境丰厚,豪横磊落,幽默风趣,忠义果敢,常为乡亲抱打不平。1939年李均海考上附近的梅菉中学。在地下党的影响和培养教育下,他秘密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1年的春天有点压抑,梅菉圩阴沉沉,鉴江在这里沉闷地穿城而过。梅菉中学推行法西斯教育,迫害进步师生。在共产党领导下,全校举行反法西斯教育总罢课。李均海被选为代表同反动当局进行斗争。1942年秋冬,他被迫转到乳源县知用中学读高中。粤北山区寒冷,街市弥漫着白色恐怖,李均海继续抗日宣传活动。抗战胜利后他考上广东国民大学,始用“李卡”姓名。革命征程辗转曲折,最后到达韶关。

1949年1月14日,农历腊月十六。注定这是不平凡的夜晚,月光惨白。李卡与战友在曲江县沙溪镇宝山村活动。夜很深了,他们在张屋土纸厂的茅寮和衣而卧。突然被狗叫惊醒, 茅寮被反动武装自卫队包围。李卡意识到光荣时刻来临,果断将文件撕毁吞咽下去。最后,李卡被关押在国民党七站区芙蓉山军法监狱。上百人困于一室, 烟气、粪便、汗酸弥漫在内,几乎令人窒息。李卡很乐观,谈笑风生,给难友讲革命故事。他坚持写日记, “黑夜的魔鬼赶不走我们的好梦,天快亮了,你看东边,红光起处就是太阳出来了。” 他在给朋友写道:“几多英雄勇士为此而流血,抛出自己的头颅,我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平原的一株草,大海无干旱之日,烈火也无烧尽野草之时。”。1949年9月4日,韶关中山公园阴暗灰沉,李卡被押在中间。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罪恶的枪声响了,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定格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三江潺潺,山河同悲。

“我走了,以后再不会见到我的笔迹,也许你会为此而难过。”隔着时空,我与烈士在对话。严格来说,你是我祖辈的年龄,我们出生相差五十多年。“我们这一代就是施肥的一代,用自己的血灌溉快将实现的乐园,让人类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任务,是光荣不过的事业,死就是为了这,而生亦有生的努力方向。”大爱无私,我们的今天的幸福生活与盛世中华,是你们先烈前赴后继的奋斗硕果。致敬先烈,感恩前行者。我无限次地念读着李卡的遗书,“天一亮,你就会看见太阳的微笑。”我泪流满面,带着神圣的使命,我要回到他的老家。

在当地宣传文化部门同志陪同下,今年立春前夕我们驱车到达化州市长岐镇。富饶的鉴江在平原优美地拐了一个弯,造就了化州市、吴川市两个长岐镇。经过李氏大宗祠,穿过田野巷陌,李卡故居低调地隐藏在双牌村。我们一行十多人,脚步轻轻,真怕打扰了当年他的生活。

穿过雄伟的门楼,这曾是粤西大户人家。故居破旧,但主体清晰保留。属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古建筑,原名“旗楼”。由李卡祖父在晚清修建。横额“饮光东舍”,两侧对联“饮如流水”“光似明球”,笔力遒劲。岭南风格的锅耳墙斑驳可见,伟岸地耸立。二层砖瓦木结构,房屋占地面积数百平方米。“旗楼”建筑恢宏,上进顶高耸,上进房屋保存较好。部分灰雕栩栩如生,窗棂疏朗,仿佛在等待李卡的归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作为双牌村的学校。当地镇委梁书记介绍,李卡故居的修复设计图已绘制出来,将投入资金进行修复。

在烈士亲属后人的娓娓道来中,在双牌村百年历史风云里,在历经劫难的旧居废墟上,只见一株向日葵正在南国的隆冬绽放。沿村道望去,当地村镇建设如火如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古村落脱胎换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蝶变式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现代化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升高,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我走了,太阳我带不走,你跟着它呀!永远地跟着它呀!朋友,努力!天一亮,你就会看见太阳的微笑。”

或许李卡就义前多次神往家乡,或许英魂不曾离去,今日广东、今日中国之盛景正如烈士所愿。因为信念,我们总能看见太阳的微笑。

2021年2月24日星期二 茂名城区

作者廖君,又名西粤君,中国作协会员,茂名市作协副主席,岭南文化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