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多元化”增收大戏  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广东
广东 > 城市 > 湛江 > 正文

唱好“多元化”增收大戏 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唱好“多元化”增收大戏  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自动播放

湛江,一座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港口城市。全市共有218个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1680户,贫困人口233737人。

近年来,湛江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截至目前,全市218个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贫困人口233737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今天的湛江,一条条水泥路向四面延伸,铺就贫困群众的“幸福路”;一座座农家新居拔地而起,实现贫困群众的“安居梦”;一个个特色产业开花结果,鼓起了贫困群众的“钱袋子”……湛江人民正阔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

因地制宜谋产业  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遂溪县洋青镇洋青村的山林深处,戴着草帽的村民们已经来到一片绿油油的果园里,开始采摘成熟的火龙果。两个月的时间,从栽种瓜苗到收获果实,丰收带来的喜悦洋溢在每个村民的脸上。

遂溪县洋青镇洋青村火龙果种植基地

遂溪县洋青镇洋青村火龙果种植基地

遂溪县洋青火龙果种植基地距离遂溪县城30余公里,绿植遍地,碧水环绕,是广东省最大的火龙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据介绍,该种植基地是广东省委组织部2013年推行的“书记项目”,由洋青村党支部书记宋宁带头,动员村民把耕地进行土地流转,以土地入股、合同责任制实行分户种植火龙果。

得益于扶贫干部、农业专家的帮助指导,经过精心培育,火龙果在此成功“扎根”,并成为洋青村主导产业。2019年,该基地火龙果种植面积7000多亩,亩产利润超两万,成为村民脱贫致富“强引擎”。

村民在采摘火龙果

村民在采摘火龙果

梁翠英是该村第一批参与火龙果种植的村民,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她的年收入从原来的一万多元提升到如今的数十万元;村民宋华萍共种植火龙果24亩,去年地亩产利润达12000元/亩,获得了大丰收……随着火龙果种植效益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村民富了口袋,住进了新盖的小洋楼,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同样通过产业项目顺利脱贫的还有湛江市廉江塘蓬镇六环村。六环村曾是藏在山窝里的贫困村,2016年,南部战区海军党委驻点帮扶,在村里建起了光伏发电站。同时,新建80亩水肥一体化蔬菜种植基地,吸纳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从此,村里有了产业支撑性,村集体建设越来越好,村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

南部战区海军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书一道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南部战区海军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书一道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在脱贫攻坚中,脱贫是目标,产业是基础,湛江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在优势资源开发、多层次产业发展上拓思路、做文章,大力发展光伏项目、蔬果基地、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让群众脱贫增收渠道更加新型化、多元化。

据介绍,截至2020年5月底,湛江市共投入9.42亿元,启动实施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种植、养殖等类型的产业帮扶项目16.42万个,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发展1项以上特色优势种养殖业或从事农产品加工、服务及其他产业。

依托扶贫产业,不“堆盆景”,也不搞“纸上扶贫”,湛江市真抓实干、长远谋划,因地制宜培植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如开展 “扶贫明星产品”评选活动、发展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等,增强“造血”功能,让贫困户脱贫摘帽,让美丽村庄充满乡愁。目前,湛江市共培育了104个扶贫明星产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在湛江遍地开花。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共建立特色扶贫产业基地427个,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培育国家、省、市级以上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78家,省、市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33家,带动辐射全市1036条帮扶村、2.1万名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脱贫致富。

总结各地产业帮扶的成效和模式,在湛江市全面推广成功的产业扶贫项目,激发各地发展特色种养业的动力,帮助扶贫资金寻找出路,推动贫困村产业发展,支持在家有劳动力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靶向施策稳就业,百姓“饭碗”越端越稳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稳就业。在湛江,通过政府“搭桥”获得稳定工作,走向致富的典型不胜枚举。他们通过学习一门技术、掌握一项技能,或成为粤菜师傅、金牌月嫂,或成为技术人才……摆脱贫困、走向小康,乃至实现更高的人生梦想。

李秋蝉在接受媒体采访

李秋蝉在接受媒体采访

从待业在家到实现增收,年轻的家政人李秋蝉告诉凤凰网广东,“南粤家政”工程为她带来了人生的新出路。

李秋婵原来是全职家庭主妇,没有任何收入。在“南粤家政”工程的带动下,她创办了“吴川市湛美家政服务中心”,负责统筹和动员农村未就业但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的妇女参加家政技能培训班,拓宽妇女就业渠道,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从事家政行业不仅提升了我的收入,还让人特别有成就感。”李秋婵说,不仅自己实现了增收,还为更多的农村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截至目前,李秋蝉的“吴川市湛美家政服务中心”,已成功帮助700多人实现就业。

为了扶持和培育更多像李秋蝉这样的优秀家政从业人员,湛江“南粤家政”在基地建设、技能培训、镇企合作、粤桂扶贫协作等领域多有创新,出台了很多就业扶持政策,包括免费培训、免费介绍工作、各类补贴扶持等,引导贫困人口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学习技能,走出去就业。

“南粤家政”培训课

“南粤家政”培训课

“去年以来,湛江市人社部门将‘南粤家政’工程作为全市人社系统重点工程,会同农业农村、教育、卫健等部门全面推进,在促进产业发展、服务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湛江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湛江市坚持民生为本,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通过制定“一对一”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民生工程等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

“粤菜师傅”培训课

“粤菜师傅”培训课

“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湛江市多项目举措齐发力,稳住就业这块经济平稳发展的‘压舱石’,让普通劳动者通过掌握技能,获得更加稳定和体面的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该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湛江市通过技能、就业扶贫累计培训3.95万人,实现了贫困人口61357人就业,其中安置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就业8350人。从此,老百姓手中的“饭碗”越端越稳了。

多管齐下扶创业  致富信心越来越足

“脱贫攻坚”的号角,打破了乡村往日的沉静,农村电商让村民忙碌起来,郑添祥也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生活。

曾在深圳打工多年的郑添祥,是一位来自农村的电商创业者,目前在拼多多上运营自己的农产品店铺。

廉江石角镇农村电商服务站

廉江石角镇农村电商服务站

“那时做梦也没想到在自己家里也能挣到钱”。今年4月,受疫情影响滞留在家,听说村里要搞电商,不仅提供免费的培训,还有政策支持,郑添祥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随后,他参加了村里的免费电商培训班,开了一个网店,销售村里的番石榴、火龙果等农产品。

就这样,郑添祥开启了新的人生历程。他每天都早早到店为做准备,直播带货、客服运营、打包发货……每件事都做得有条不紊、细致入微。目前,通过电商平台,他每月能收入十万余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以前我是在工厂里打工的,上班时间长,工作又累。”郑添祥告诉凤凰网广东,如今他的时间分配更加灵活了,虽然目前网店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事情需要亲力亲为,但一想到未来,心里就有盼头。“现在不愁吃、不愁喝,还能就近照顾家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

在脱贫大军中,像郑添祥这样自强自立、带头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还有很多。

李金英的火龙果获得大丰收

李金英的火龙果获得大丰收

李金英是遂溪县杨柑镇布政村的一名普通农妇,以前和丈夫在外地做生意,2006年回到村里,借钱承包了村里5亩土地,试着搞起了火龙果种植。在她的精心种植下,火龙果当年就收获较高的经济效益。她对火龙果种植充满了信心,一心想扩大种植规模,却苦于缺少资金。

所幸,当时湛江市开始实施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李金英拿到8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得到小额贷款资金后,她扩大种植规模,随后又建成冷库,构建冷链运输网,购置挑果机,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品质。如今,李金英的红心火龙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50亩。

“没有小额担保贷款提供的资金,我的事业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李金英说。

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李金英还不忘乡亲,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在她的带动和帮助下,布政村的许多村民也靠种植火龙果走上了致富路,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湛江市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提升培训班

湛江市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提升培训班

返乡天地广阔,创业大有可为。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稳步推进,湛江市农村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各地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完善服务体系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能人志士返乡发展,他们带着资金、项目,运用所学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回乡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如今,“返乡创业一人,带动致富一方”的图景已在湛江这片南海之滨形成,一个个曾经的贫困村正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土,敢于拼搏的他们不仅自己勤劳致富,更成为了助推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真金白银的“获得感”,真真切切的“幸福感”,丰饶千家万户,浸润百姓心田,让广大贫困群众日子越过越有滋味,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如今,放眼湛江市脱贫攻坚战场,一个个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蜕变,一批批民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张张笑脸洋溢在群众脸上……而这些,都是湛江市通过搭建多元化舞台,实现就业带动脱贫,创业带动发展,产业带动增收的真实写照。

凤凰网广东发自湛江

2020湛江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专题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