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双循环”⑧ | 凯硕谢传海:深耕“专精特新”,争做细分行业的引领者
广东
广东 > 城市 > 佛山 > 正文

顺德“双循环”⑧ | 凯硕谢传海:深耕“专精特新”,争做细分行业的引领者

顺德“双循环”⑥| 张燕生:探路“双循环”,对顺德企业充满信心!

自动播放

走进佛山市顺德区凯硕精密模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数千平方米的厂房里,各式各样的自动化生产线及机械臂正有序地完成冲压、上料等工序。据介绍,凯硕面向家电、家居等支柱行业,提供产品开发、五金、注塑模具设计及产成品智能制造全产业链配套服务。

自创立以来,凯硕积极投入研发,加快技术创新的脚步,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今年7月,凯硕更是获评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面对新的经济形势,这家生于顺德、长于顺德的创新企业,正加快国内市场的布局。实际上,凯硕此举也正好与国家提出的“双循环”战略相吻合,乘着国家政策的利好,企业势必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自主研发适用于冲压行业的机器人

打破冲压自动化领域被国外机器人的垄断

“我是做技术的,不太会讲话……”在开始正式访谈前,顺德区凯硕精密模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传海多次谦逊地说。但讲起公司的发展历程,谢传海就滔滔不绝地分享了几个故事。

谢传海出身于一个农村家庭,家中三兄弟,他排行第二,学习成绩一般的他只能跟随父母在家干农活。1997年,不满足现状的他决定南下广东,转身成为一名打工人。没有学历、没有技术的他,在亲戚的介绍下,进入顺德的一家台资企业上班,从学徒做起。一开始,他就是在生产线担任冲压操作工,日复一日重复着上料、下料的简单动作。工作虽简单枯燥,但他还是不断地抢机会去学习技术。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那个企业的产线在90年代就已经引入机械臂了。谢传海在那个公司一呆就是10年,他也从一名学徒成长为公司的经理。

谢传海回忆称,当时所在的企业服务对象都是大企业,在服务的过程中就发现,这些大企业一般都从国外进口模具,其实自己也有技术能做出来。于是他就琢磨着自己去创业,选择的方向是他熟悉的模具开发。2004年,谢传海第一次创业,没有资金,没有资源,他选择了技术入股与朋友共创模具厂,因其在技术上有多年的经验积累,企业在几年的时间内快速成长。然而,他却被合作伙伴逼走了。这对谢传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2008年,谢传海再次杀进模具行业,创办了凯硕。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打乱了他的节奏,“受金融危机影响,建厂的规模只能是规划的三分之一。我们做技术的知道,规模不够的时候很难拿到订单,没有好的设备也很难做好的产品出来。”

在重重压力之下,凯硕模具还是依靠扎实的技术力量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在金融危机中生存了下来。金融风暴也让国内很多企业意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也正是那时谢传海提前预判到智能制造的良好机遇。2010年,谢传海进入当时在内地还较为陌生的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创办捷瞬机器人公司。“之所以会进入机器人领域,一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发展趋势,二是在十年前我就开始接触机械臂,对这个东西有一定的了解。”他说。

顺德“双循环”⑧ | 凯硕谢传海:深耕“专精特新”,争做细分行业的引领者

据介绍,凯硕自主研发出适合于整个冲压行业3-6轴不同本体机器人产品线,并成功构建冲压创新产业生态链,提供冲压模具、机器人及系统集成一站式解决方案,打破冲压上下料领域长期被国外“四大家族”机器人垄断的局面。

2019年,凯硕与广东康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改造康宝消毒柜生产工厂,使该工厂实现智能化。“康宝消毒柜智能工厂改造历时数月,最终实现了从产品前沿开发到模具设计制造,再到冲压、焊接、装配、包装等流程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快速实现提质增效。据悉,康宝消毒柜智能工厂落地后,不仅用人规模缩减至一半以上,企业生产效率也提高了80%以上。

今年7月,凯硕获评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据悉,获得“专精特新”称号的中小企业,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重点布局国内市场

加大研发投入跟上产业链转型步伐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各个行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疫情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影响,但危机就是危中有机。”谢传海说。

2月份的时候,凯硕发挥自身的特长去帮忙维修口罩机助力抗击疫情。“我们看完机器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种机器我们也能做,口罩机这种设备算是比较简单的。”他说,“我们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口罩机研发生产出来了,当时就做了不少这个订单。所以今年在自动化领域还是有小幅的增长。”而在模具开发的业务板块,受疫情影响,很多家电企业的产品国外都无法生产,所以国内企业的订单暴增,这就带动了模具开发的需求。

在谢传海看来,国内对好的产品的需求还是很大,市场空间足够大,因此凯硕的重点还是在国内。值得欣喜的是,重视国内市场的战略布局与国家提出的大方向相吻合。“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谋划、新布局。

此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作客凰家访谈时就提出,下一步的中国将由国内消费和投资来支撑未来的发展,对于顺德来讲,重点在于如何做好满足国内需求这篇大文章。

对于凯硕来说,如何满足国内需求?谢传海认为,首先要不断创新,现在每年投入营业额的8%左右用于研发,希望能跟上产业链升级的脚步,满足市场的新需求。为支撑企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凯硕一直在招兵买马,引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走访当天,梁銶琚职校的学生在技术工人的指导下,学习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实操应用。谢传海表示,公司现被省、市教育部门,认定为佛山市现代学徒制公共实训中心、广东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旨在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承担社会责任,面向学校、社会培养产业人才,让学生在毕业前就能掌握相应的技能。此外,该公司也积极与广东华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佛山机器人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果。截止目前公司累计申请专利百余项,获授权专利超50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

顺德“双循环”⑧ | 凯硕谢传海:深耕“专精特新”,争做细分行业的引领者

此外,凯硕也在尝试去挖掘更多潜在的市场需求。“现在很多制造业都想转型升级,但受限于各种原因,仍处于观望的态度。我们把机器人和操作员都租给他们,他们用起来后,真正体会到智能制造带来的利好,他们去做升级的意愿就会大很多,这也就能带动我们的业务增长。”

此外,凯硕也开始积极开拓华东市场。其中,安徽芜湖的子公司明年就可以投产。“我们是市场导向,珠三角很多家电企业都到那边布局,我们跟着客户走。”他说,“此外,我们也准备在宁波设立一个分公司,那边的小家电产业也十分集聚,但相对珠三角来说,那边的智能制造的程度还是稍弱,这就是我们增长的空间。”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产业转移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国外市场。谢传海说:“我们将跟着客户一起布局海外。他们转移的过程中,需要在当地设厂,我们就可以帮他们做整厂规划,模具与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就会产生。”

规划建设共享工厂

希望五年走进资本市场

“顺德的发展速度很惊人!”谢传海说。从1997年起至今,谢传海在顺德工作生活已经有23年的时间,他依旧记得,第一次来顺德的时候,105国道还是砂石路,沿路已经有很多企业。“后来,各个镇街的产业发展都有自己的侧重点,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包括凯硕在内的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他说。

关于凯硕未来的发展布局,谢传海表示,企业一定要跟着产业链去升级,未来找到一个发力点,就要往前冲。据介绍,凯硕未来将会组建一个智能装备的工厂,基于强大的模具开发能力和自动化能力,希望能搭建出一个共享工厂,为家电企业做代工。“我们在家电行业服务了很多年,我们对产品的走向都比较熟,结合自己的研发能力,把产线的兼容性提高,既可以做电饭煲、也可以做微波炉等等。”他说,“此外,我们还希望能建立一个规模化的模具示范工厂以及机器人的示范工厂。这几个示范工厂做出来后,凯硕将迎来一个质的变化。”

顺德“双循环”⑧ | 凯硕谢传海:深耕“专精特新”,争做细分行业的引领者

目前,凯硕正在顺德区域范围内寻找适用的土地空间,以支撑几个示范工厂的建设。谢传海表示,现在顺德大力推动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就是要为先进制造业腾出发展空间,“顺德是制造业重地,也是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在顺德就不要往外面跑。”

在谢传海看来,顺德的营商环境非常好,政府的服务意识也很好,这是凯硕扎根顺德发展的重要原因。以机器人产业为例,顺德区经济促进局在很早之前就设立产业基金,扶持企业去拓展市场,政府也会组织企业外出走访、学习,还会为企业引入一些实惠的金融渠道等等。“这些对于机器人企业、和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具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他说。

顺德“双循环”⑧ | 凯硕谢传海:深耕“专精特新”,争做细分行业的引领者

“产值要上一个大的台阶,五年走上资本市场。”这是谢传海为凯硕定下的新目标。

出品:顺德区经促局、凤凰网广东

策划:韩治帮 郭国防 余娜 曾群善 刘劲

撰文:岑龙基

宣发:刘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