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江门大气综合污染指数同比降9.3% 居全省第二


来源:南方新闻网

“优化产业结构,关停高污染高排放企业117家;调整能源结构,在高新区(江海区)建设分布式能源站项目;推行绿色交通出行,力争2020年实现电动公交车覆盖全江门。”日前,在江门市政协组织的2018年提案回访中,江门市环保局副局长叶水生回复表示,近一年来,他们坚持“以颗粒物治理为主线,协同治理臭氧等其他污染物”,多措并举防治大气污染,实现2018年大气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9.3%,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二。

江门大气综合污染指数同比降9.3%,居全省第二

“优化产业结构,关停高污染高排放企业117家;调整能源结构,在高新区(江海区)建设分布式能源站项目;推行绿色交通出行,力争2020年实现电动公交车覆盖全江门。”日前,在江门市政协组织的2018年提案回访中,江门市环保局副局长叶水生回复表示,近一年来,他们坚持“以颗粒物治理为主线,协同治理臭氧等其他污染物”,多措并举防治大气污染,实现2018年大气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9.3%,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二。

大气污染防治建议被列为“一号提案”

去年年初,针对2017年江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倒数第3位、降幅为全省最大的严峻形势,民革江门市委员会递交提案《关于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指出江门市大气污染防治和污染天气应对中的实际困难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该提案被列为“一号提案”,由江门市市委书记林应武亲自督办。

“大气污染防治是系统工程,其治理措施应是多部门联动、长短结合的组合拳。”“一号提案”主笔、江门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叶朗明在提案中建议,江门市的大气污染防治除了要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采取应急减排、限排联动等临时性措施外,还需要在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等方面下功夫,包括完善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工作、以源解析探索精细化联防联控污染防治、强化工业污染源前端治理专业指导、建立环保情况通报制度和重大环保决策公众听证制度等。

江门市环保局回应表示,一年来,他们把“一号提案”办理和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铁腕手段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控煤、控排、控车、控烧、控油等“六控”工作,具体措施包含高污染燃料禁燃、工业企业限产减排、道路工地扬尘治理、调整能源结构、全面禁止燃烧秸秆等。同时,他们还组建了环境专家团队,开展了部分污染的源解析监测,加强了分析监测能力的建设。

臭氧指标同期上升,需引发重视

根据江门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去年江门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9.3%,改善幅度全省第二,空气质量排名由前年的珠三角第7位上升为去年的第5位;二是PM2.5年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达标线为35微克/立方米,前年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2%,全省改善幅度最大,自2013年江门市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首次优于珠三角平均水平;三是除PM2.5指标显著改善外,另外5项污染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5%。

“在相关部门的努力和有利的气象条件情况下,2018年江门有效遏制了近年来空气质量下滑的势头。但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仍然不可有所松懈。”叶朗明表示,虽然2018年大部分指标虽有所改善,但距离省的要求,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臭氧指标与2017年的对比,呈现同期上升的趋势,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既要从源头抓起,找出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也要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叶朗明说。

“监测数据反映2018年间,江门臭氧指标高达184微克/立方米,在全省处于高位,臭氧污染问题凸显,日渐成为影响全市环境空气治理的主要污染物。”叶水生明确表示,下一步江门市将按照国家和省的工作部署,以大气复合型污染治理为主线,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精准治污能力,源头削减污染排放总量,计划于2020年实现6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全部达标、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90%。

[责任编辑:羊庆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