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蓝M6+湾区会长访谈录 |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张克科:站在桥头勇立潮头 科技创新步进未来
广东
广东 > 正文

梦之蓝M6+湾区会长访谈录 |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张克科:站在桥头勇立潮头 科技创新步进未来

自动播放

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拓展深化,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布局和商业模式创新,将粤港澳大湾区带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时代,一批优秀企业也将乘风而行,遂浪而上。

为搭建各行各业交流的坚实桥梁,合力助推产业协同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凤凰网广东、湾区招引平台合力打造“湾区会长年会”强大IP,现已成功举办两届。2022年,第三届“湾区会长年会”如约而至。本年度新增由洋河股份梦之蓝M6+冠名的《湾区会长访谈录》栏目,意在对话多位商会、协会、校友会会长,建设共享双赢的高质量交流平台。

作为本次《湾区会长访谈录》的特邀嘉宾,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资深高级顾问张克科走进凤凰网广东专访间,他表示,希望大湾区在当下的环境态势下,保持往前走的浪潮不变,要站在桥头,站在浪头,看远一点,跟上步伐。

梦之蓝M6+湾区会长访谈录 |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张克科:站在桥头勇立潮头 科技创新步进未来

深耕|本固枝荣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变革

凤凰网广东:深圳素有中国硅谷之称,包容和创新是它独特的特质。您也在深圳做过多个岗位和团体。那么您有没有发觉深圳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张克科: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大家都带着期望和梦想而来,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为天下先,它让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在自己所在的岗位和平台上有所发挥。每个来到深圳的人,其实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理想抱负,或背井离乡,但在这里他们是咬着牙往前走。所以说顶上一块蓝天的话,每个人都是一颗闪闪的星星。

凤凰网广东:您在深圳很多年了,能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履职经验和一些心得吗?

张克科:我1988 年来到深圳,到2011年退休,在工作的时间内,经历了7个岗位。在2011 年之后,因为工作关系,我承担了深圳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的会长,专门跟香港和深圳做沟通和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来以后,在原来深港科技社团联盟的基础上,扩大到了澳门和大湾区平台。所以一直以来我是在科技教育和创业平台上面做工作。

在深圳,我感觉到这里的工作热度非常强烈,可能每一个人在这里做的不是自己所学专业的事情,但干的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时候干的并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做的是对未来有期求和方向的事情。现今的平台是协会、商会和校友会,这三会都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帮助。

深圳是最早成立协会的,早在1988年机构改革,那时我们没有商业部,没有轻工部,没有纺织部。但是我们有纺织协会,通过社会的方式来发展。另外,深圳也是一个移民城市,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商会。我在94年代表深圳市做对外招商,到外地去发现外面的市场根本不管我们,接待我们的都是各个商会,所以商会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资源。而随着人才来到深圳,大学生多了起来,校友会自然也多了。未来深圳一定是以学校、产业、市场作为发展的基础,因为学校的产品是学生,而学生是代表着成果的传递。我们在深圳各校友会的支持下,在虚拟大学园建立了 50 多个学校,与各种校友会之间的联盟,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我说协会、商会和校友会一直是伴随着深圳社会发展的细胞,也是支撑着未来发展的人力资源、市场资源和内地辐射大湾区的的大平台。

凤凰网广东:您供职过商会、协会、校友会,包括从体制内到市场经济。那您的经历可以说是深圳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从深圳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动力引擎,一直到背靠湾区、面向世界这样一个世界级城市群。那您认为这种社会组织对于推动企业和产业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张克科:深圳是全国各地支撑起来的深圳,同时也是各地的窗口,各地在深圳建立自己的平台。记得有一年参加广东省招商团,外地的商会表示,他们出来以后致富了,开阔了眼界,希望回馈家乡,同时也希望把家乡的资源带出来。这样一个过程说明,通过社会组织我们建立了一个很大的信息源和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区域合作中间的一枝新秀,要走向海外的国际市场,深圳就是最好的窗口。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提出,使得商会、协会和在外地的资源,通过大市场的需求以及企业和平台的争取,就很可能带一些新的资源。

凤凰网广东:您的身份既是科创行业的专业资深人士,又是相关协会负责人,您如何理解科技发展在社会视角与商业视角下的融合与冲突?

张克科:粤港澳大湾区规定了很多任务,其中一点就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口这块,早期内地和各个商会的合作有三个方面,劳动力输出、资源输出和产品的市场买卖。而现在更多的是产业链、供应链以及技术的对接,这中间就产生更高层次的合作。大家都说科技创新应该是技术的,包括“20+8”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等等。但是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核心和产业变革,社会要求科技创新做一个开放的、区域的、创新的共同体,而这中间搭建平台和载体就变得十分重要。所以我觉得各个协会、商会和校友会就是共同体的粘合剂,而他们的项目和合作就是沟通内地、深圳和海外大市场的平台。

凤凰网广东:对于产学研融合,树有根水有源,您也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情怀,与我们分享一下。

张克科:我们当时在引进各个大学的时候提出了一点,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大学,但是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平台。我们希望在深圳的平台和载体,能有母校的脐带血。早期深圳目标是工科学校,之后是管理学校,现在更大,包括文化创意、服装、音乐等等。因为社会是多元化的,我们认为每一个校友在这里都要有母校的根,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平台能够响应大家的期待。在二十大之后重新提出科教兴国,以及教育、科创、人才三驾马车的关系。因此,我们觉得在这个平台上更多的要抓住三个未来的发展机会,分别是信息共享、技术共享、市场共享,在这之间的便是创新。大家都说科技创新是一个技术,实际上是一个动态。例如互联网这一技术,它带来了云会议,也让人们做起了网红,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的变化。我相信未来在技术变革之下,人们的思想方法、思考方式在变革之下,科技的动力会转化为我们生活中非常滋润的一种能量。

期许| 勇立潮头 打造独立中国式现代化

凤凰网广东:您对科技的未来有很多的期待,那有没有担忧呢?

张克科:我现在在想,我们到底能不能够做一个独立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经常有个笑话,说到美国买任何一个生活用品都是Made in China。那为什么美国使用的Made in China 在我们中国市场上有时却买不到?我发现在美国买的东西有三个特点,品质好、形象好、独家性,其实这些都有着中国人的智慧,但是我们没有把他做好。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科技创新中,更多的在高品质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创意的实现和国际化上能做起来。

说到对科技的担忧,我也有几点看法。第一,我们没有真正保护知识的价值;第二,我们各地没有放开或者引导真正的市场机制有序建设;第三,地方的本位主义。这次二十大明确提出六个坚持,其中第五个坚持问题导向,我尤其看好。通过问题的解决,我想我们一定能够一步一步把这些事情处理好。

湾区的协会、商会和校友会这三个大会已经六届了,也逐步有了一定影响力,特别是凤凰卫视能够加盟,传播力会更大。因为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群体,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够变成一个开放的平台,全国人民齐步走,到深圳这个平台上面再列队往外走,成为一个进军国际团队的练兵场。

凤凰网广东:您参加了几届会长大会的分享,给我们谈谈您的收获和心得。

张克科:第一是遇到一些老朋友,好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第二是遇到一些新朋友,有些不同的新生代,获得了很多新的信息。每一次会议都有一个主题,因为主题的关系,我在这个会上做过两次主题演讲,担任过一次主持。这次的参与,其实对我有很大的挑战,因为我已经退休很久了。但我也希望大湾区在当下的环境态势下,保持往前走的浪潮不变,要站在桥头,站在浪头,看远一点,跟上步伐。

【出品】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

【采写】林子豪

【摄影】罗嘉铭

【审核】鲁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