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布2020年度金融十大新闻
广东
广东 > 正文

广州公布2020年度金融十大新闻

2020年,广州市金融系统认真落实广州市委、市政府的系列决策部署,在“六稳”“六保”工作、金融改革创新、金融风险防控、金融营商环境构建等方面成效明显,如获央行优惠利率专项资金827亿元,居全省第一;绿色金融多项指标在全国各试验区排名第一;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为全国第二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城市......广州金融业以良好发展势头,在多项工作中实现新突破,推进多项指标持续快速增长。

广州期货交易所获批设立

经过14年坚持不懈努力,广州期货交易所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实现拥有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的历史性突破。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的重要金融工作举措,也是中国期货市场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

广州期货交易所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和绿色发展,秉持创新型、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定位,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广州市将认真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期货市场,打造立足广州、辐射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并充分发挥期货“价格晴雨表”功能,促进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现代物流中心。

“获得信贷”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

2020年,广州持续深化“获得信贷”营商环境改革,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先后修订或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广州市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广州市企业转贷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关于动产担保统一登记系统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多措并举通“堵点”、破“难点”、消“痛点”,大力提升中小微企业信贷获得率和便利度,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速减负。

财政支持的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实施半年已引导合作银行授信203亿元,实际投放188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95%以上,受惠小微市场主体2.88万家。创立市场化转贷服务机制,成立广州市企业转贷服务中心,企业转贷成本降低80%。2020年末,广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1%,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广州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12亿元,较年初新增1100亿元,增速达38.7%,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2倍,也是2019年新增额的2倍,且利率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较年初增加8.38万户,达到31.57万户。

金融服务“六稳”“六保”卓有成效

广州金融有力保障“六稳”“六保”,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获得央行优惠利率专项资金827亿元,居全省第一。用好央行两个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全年在穗法人银行机构向1000多户市场主体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8亿元,对2100多户市场主体办理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本金近49亿元,累计延期率61%。督导在穗银行机构投放抗疫复工优惠贷款2600多亿元,各行加权平均利率都显著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引导74家企业发行抗疫债320支共4300多亿元。

2020年,广州金融继续保持了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34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8.9%,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规模居全国大城市第4位,进一步坐稳广州市第四大支柱产业;金融业税收489亿元,同比增长9.1%,占广州市税收比重11%,成为第三大税源产业。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金融服务绿色产业和经济可持续方面成效显著,绿色金融多项指标在全国各试验区排名第一。在2020年1月、8月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两次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有关评估活动中,广州市总体成效名列前茅。截至2020年末,广州地区绿色贷款余额3800多亿元,广州市累计发行各类绿色债券700多亿元,总量居各试验区第一;广州碳交所碳配额现货交易量累计成交突破1.72亿吨,居全国第一。落地国内首支水资源领域绿色政府专项债、国内首单保险标的价格挂钩农产品期货价格的“保险+期货+银行”金融产品,开展全省第一笔排污权质押项目,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出台广州市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参与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积极落实碳中和决策部署,在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平台建设、信息披露、融资模式等方面大胆探索实践。

精心打造广州企业上市“领头羊”品牌工程

2020年5月,广州市印发《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行动计划(2020-2022年)》,首次提出开展企业上市品牌建设,打造资本市场的广州品牌,务实推动广州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全年新增上市公司22家,增速创历史最高,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科技等广州新兴产业龙头企业踊跃赴科创板、创业板以及境外交易所上市,资本市场支持广州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累计境内外上市公司201家,总市值约3.8万亿元,累计融资约4850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502家,总市值917亿元,累计募资202亿元。同时,广州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充足,截至年底,有20多家企业正在上市审核, 40多家企业在监管部门辅导备案,30多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符合新三板精选层条件,200多家后备资源库企业高速成长。

广州获批成为国家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城市

2020年7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广州成为全国第二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城市。广州市金融机构、科技企业踊跃探索运用科技手段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首批已落地5个试点项目,第二批已申报25个试点项目,涵盖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科技在中小微企业融资、跨境贸易金融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与中国科学院、三大电信运营商、云从科技等科研主体建立战略合作,大力推动数字科技与金融业态深度融合发展。

同月,广州成立全国第一家数字金融协会,打造集金融、科技、产业于一体的创新型地方金融专业组织,吸纳金融科技类主体60余家,组建金融科技和供应链金融两个专业委员会,聚集70多位金融、科技、产业等领域专家学者,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数字金融智库,探索科技赋能金融、金融服务产业的专业化路径。

推动新设法人金融机构和金融交易平台落地

2020年10月,广州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开业运营,成为广州市第10家法人财务公司。该财务公司的设立成为推动广州航运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对完善广州金融生态系统、满足不同层次金融需求将发挥重要作用,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实现产融结合。

同年12月,上海保交所南方总部落户广州。在前期已开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航运保险、巨灾保险方面等方面合作的基础上,上海保交所将依托南方总部积极参与广州市各项保险要素交易平台建设,在广州金融跨境发展中发挥基础设施支撑作用,支持广州保险业在大湾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南沙金改15条政策取得累累硕果

南沙金改15条政策落地6年来,引领南沙金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0年底,金融业增加值达155.67亿元,五年增长972倍,占全区GDP的8.43%,跻身全区第四大支柱产业;金融业税收占全区总税收的12.4%,跃居全区第三大税源产业。金融机构数量迅速增长,累计落户金融机构(组织)6585家,五年增长9倍,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3家,占广州市1/5。

创新发展跨境金融、绿色金融、航运金融业务,做优做强融资租赁、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商业保理等特色金融产业。其中,多项融资租赁业务开创国内先河,累计完成158架飞机和80艘船舶租赁业务,初步建成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金融创新示范引领成效显著,累计推出42项金融创新案例,其中1项入选国家商务部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7项入选广东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最佳案例。落地多个重大金融平台项目,广州期货交易所、国际金融论坛(IFF)、全国首个线上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等纷纷落户南沙,国际金融岛、国际风险投资中心、汇丰全球培训中心等重点项目正在动工建设。

地方金融监管创新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走在全省前列

针对地方金融监管条块分割、信息不对称、难以形成监管合力等问题,广州市创新提出建设“五链协同”地方金融监管与服务体系,即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建设监管数据保存验真的“监管链”、风险监测预警的“风控链”、纠纷调处化解的“司法链”、信用数据验证的“征信链”、优化行业生态的“服务链”,实现五链协同联动,为地方金融监管和防控金融风险提升效能。

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20年11月,广州市所有P2P网贷平台停止新增网贷业务,大部分平台已实现存量业务清零,风险大幅出清。金融监管科技日臻成熟,监测广州市18.2万家企业,实现对地方金融风险监测全覆盖。创新投资者教育走出“广州模式”,办大赛、拍短剧、录广播,进公交、进地铁,实现全覆盖。

建立首个广州金融家创新空间

2020年11月,首个广州金融家创新空间在荔湾区沙面岛建成,按照“思想交流平台+政策信息平台+项目合作平台”定位,通过举办金融理论研究、金融政策宣讲、金融沙龙活动等,为广州金融人才提供交流、合作、成长的高端平台,集聚优质金融资源和金融人才,推动广州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

广州高度重视金融人才工作,2020年共评出2019年度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278名,奖励资金超四千万元。该项目实施五年来,累计评出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1361人,总奖励资金1.76亿元,为推动金融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州金融人才工作被评为2020年度广州市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十佳案例。

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