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输血”与“造血”并重 黄埔产业帮扶无死角


来源:凤凰网广东综合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口帮扶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都匀经济开发区、独山县和三都县,通过发展产业精准脱贫,对口扶贫协作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家门口引进蚕房基地,村民养蚕采桑都有收入;广州的高科技企业来了,遍地的石灰岩成了塑料袋原料;建设一个“扶贫车间”,水族大姐的“马尾绣”成了紧俏时尚单品……这是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口帮扶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都匀经济开发区、独山县和三都县的生动写照。通过发展产业精准脱贫,对口扶贫协作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基地造血:养蚕采桑都有收入

独山县基长镇林盘村,郁郁葱葱的桑林旁,坐落着若干规整的蚕房,走进其中一间,一堆足有网球场大小的深绿色桑叶映入眼帘。

“再过一两天,它们就能吐丝结茧,我们的生茧可以达到5A级,销路不错,很快就能卖出去有收入了。”负责林盘村蚕房产业发展的独山荣业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经理韦自能说,林盘村蚕房产业项目得到了广州市黄埔区对口帮扶资金支持,建好后无偿提供给贫困户进行种桑养蚕,覆盖当地407户贫困户,未养蚕的贫困户可以出租蚕房获得收益,“有土地流转费,有租金,还可有分红。”

独山县基长镇林盘村养蚕基地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

据了解,独山县基长镇林盘村蚕房项目由黄埔区对口帮扶资金支持,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项目扶持资金1000万元,镇村自筹500万元,建设了1.7万平方米的蚕房,平均每户村民有28.5平方米的面积可供自家使用,不养蚕的村民可以出租自己的份额,需要扩大规模的村民可以租用,用工优先解决贫困户,项目优先租用贫困户土地。

场地由黄埔区支持建设,技术和管理交给合作社,销售交给公司。这些举措让基长镇村民对养蚕项目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和希望。

“每天采摘桑叶可以采摘一两百斤,大概收入也有差不多200块,在家门口打工还可以顺便照顾家里嘞,挺好的。”正在桑林采摘商业的吴大姐说。

事实上,类似林盘村养蚕基地这样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开展的产业扶贫模式,在黄埔区对口黔南的东西部协作帮扶中并不少见。

三都县通过“以商招商”模式引进的吉尔斯循环养羊项目,是当地带贫效果最显著的产业类项目,将建成贵州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现代化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约120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2019年,为扩大规模,项目投资约6300余万元,建设了面积约为34000平方米的第二期生态循环养羊工程,其中广州对口帮扶资金1000万元用于建设12个羊圈。

目前,羊圈建设已全部完成,养种羊达10400只,该项目通过吸收就业、种养殖带动、技术指导引领118户贫困户、6个村集体经济、6个合作社走向脱贫致富。

园区发力:石头能做塑料袋

“这个塑料袋成品原料几乎全部来自碳酸钙石头,在光照下或埋在土壤内3个月后可开始自然降解。”在都匀经济开发区匀上·石塑产业工业园项目的厂房中,项目负责人指着工人正在分装的塑料袋告诉凤凰网广东,将石头变为塑料,这是广州石头造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

在都匀经济开发区匀上·石塑产业工业园项目厂房中,工人正在分装环保塑料袋

2018年,通过黔南·广州产业园平台,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全程参与项目洽谈引进落地和生产经营,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石头造公司进驻都匀经济开发区园区。据介绍,匀上·石塑产业工业园项目分三期建设。项目达产后产值18.5亿元以上,税收1.71亿元以上,可以解决就业1000人以上。

为该促进企业发展,扶贫工作组通过园区对接平台,为石头造公司联系了广州开发区新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线上帮扶,帮助贵州石头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优化现有生产线,进一步提高产能。同时,通过金控集团旗下的粤开证券为石头造下一步上市提前辅导。

依靠广州开发区与都匀经开区共建的平台,目前都匀经开区已引进一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截至目前,广东省(广州市)企业、投资商在该园区工商登记注册企业19家,注册资本7.38亿元。

与此同时,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区属国企在参与园区招商引资和园区共建工作的过程中,借鉴该区发展“黄金10条”系列政策,推动黔南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黔南广州产业园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黔南广州产业园招商引资办法》(“黄金20条”)。在咨询指导方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引进广州市科技金融促进会在黔南广州产业园设立黔南分会,为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提供智力支持。

扶贫车间:水族大姐成了经济顶梁柱

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沿着一段蜿蜒的山路,凤凰网广东来到贵州水绣霓裳扶贫车间,这里地处中和镇雪花湖易地扶贫搬迁点附近,是当地水族马尾绣服装品牌产业集聚地。

在车间一楼,排列整齐的电脑绣花机正开足马力,一幅幅深色的绵缎上,一朵朵具有当地水族传统特色的鲜艳图案正在机器绣针的哒哒声下快速织就。“这些图案的线是用马尾毛为材料做成的,这也是当地的一个传统特色,操作机器的工人大多是当地人,都是我们培训过的。”水绣霓裳公司总经理黎勇介绍说。

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绣霓裳扶贫车间能带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及农村妇女生产就业

水绣霓裳扶贫车间项目于2020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可直接提供300个就业岗位,同时每年可培训3期学员,每期学员可达80--150人,解决几百乃至上千人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及农村妇女生产就业,提高他们的年收入。

“刚来的时候一天就做80-90个,现在一天几百个,有时还可以做到上千个。这里离家近,每个月有三四千元收入,很开心很舒服。”正在忙碌的韦大姐说,已经55岁的她以前在家里以种地为生,很辛苦,每年也就一万多收入。到霓裳扶贫车间工作一年多,由一开始完全陌生到现在成为熟手,甚至开始带徒弟,成为家里的顶梁柱,韦大姐笑容中满是自豪。据不完全统计,该扶贫车间人均月收入可达3800元,2020年底力争达到每月4000-6000元的收入水平。

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在都匀市、独山县、三都县共建立17家就业扶贫车间,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脱贫奔小康。

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发布

采编:罗敏、梁龄

通讯员: 焦婵娟、 曾妮、钟燚

摄影:李剑锋

[责任编辑:罗敏]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