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广东醒狮传承人徐永路 入选广州第七批市级非遗传承人推荐名单


来源:凤凰网广东综合

近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官网上公布了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

近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官网上公布了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经广州市专家评审小组初评,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广州市花都区广东醒狮传承人徐永路入选其中。

图中中间位为徐永路老师

徐永路是花都区新华村大唐边村人,中学期间加入花都区新华村“大唐边徐馆醒狮队”成为学员,掌握了南狮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套路。1999年,他参与花都区新华街“大唐边徐馆”南狮教练工作,1999年接任花都区新华街“大唐边徐馆”领队总教练工作。徐永路介绍,传统的醒狮表演中,大鼓以“三、五、七星鼓”为主,“星”又称为“节”或“点”,一星为一拍,若干星组成为一段。

一般“三、七星鼓”每段有3或7个节拍,频率较慢、节奏明显、力度刚劲,适合舞以洪拳为根基的醒狮风格。但有个不足之处,即狮子上桩之时的动作比较流畅,需要紧密的鼓点去衬托,使用传统的“三、五、七星鼓”就跟不上节奏。

徐永路就根据他看到的马来西亚醒狮视频,引入了马来西亚特色的鼓路和十八路鼓点的套路,融合在一起适应狮子的动作特点。他认为,一门技艺如要一直流传下去,离不开创新。为了增加南狮的精彩程度,花都醒狮还融合了北狮的跳跃等特色。

徐永路带着自己的助手多次到广州各条村和社区学校等单位以口传身教的方式将自身积累的经验和南狮技艺传授给各位学员,在年轻一代中开展教学活动,目前弟子达两三百人,年龄最小为4岁。

为适应学生的时间,每周五和周六训练,节假日也基本不间断,每个月会有接近一半的时间外出表演或比赛。

醒狮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关舞狮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礼乐志》:“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象人,即包含舞狮人。在三国时代的民间喜庆活动和宗教仪式上就出现了简单的舞狮,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百姓节日里较为固定的仪式,即所谓“辟邪狮子”。

明清时期,民间舞狮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出现鲜明的地方特色,主要分为南狮和北狮。南狮泛指流传于南方的舞狮,分为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南狮以广东醒狮为代表,起源于广东南海,广泛流传于广东、广西两省以及海外华人社区。

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发布

采编:罗敏

通讯员:花宣

[责任编辑:罗敏]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