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广州从化:城市管理助力乡愁“回归”,绿水青山里美丽小镇们翩然亮相


来源:凤凰网广东综合

助力农村乡风更文明,生态更宜居。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在广州市从化区,风光旖旎的鸭洞河生态廊道和生态设计小镇周边区域,成了广大市民外出度假的一处“网红打卡点”。根据从化区官方数据显示,在“五·一”假期,生态设计小镇总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但在2019年,鸭洞河沿岸并没有这样的风光——许多违法建设“盘踞”在河岸沿线,河岸上杂草和各类农作物夹杂而生,人居环境亟待整治。在当地重拳开展拆违治乱的基础上,通过近一年时间的整治改造,鸭洞河生态廊道重现风采,与不远处的生态设计小镇会展中心相映衬。

鸭洞河生态廊道现状

据了解,近年以来,从化区城管部门大力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助力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全面铺开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改善乡村地区公厕品质,提升群众如厕环境,一批美丽小镇实现颜值“再提升”,服务配套更齐全,为从化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腾空间提质量。

为“乡村振兴”腾空间:

违建农庄揽客的“吆喝声”走远,浓浓的“乡愁”回来了

鸭洞河属于流溪河一级支流,长度约10800米,从化区良口镇良明村位于鸭洞河沿岸,自然风光优美,受益于当地优质的温泉和生态资源,一批农家乐在20世纪90年代便发展起来,有不少村民通过经营小农庄赚得“第一桶金”。

但“野蛮生长”的农家乐也导致了当地村庄建设规划混乱、污染较多,生态环境受到影响。2019年春节后,从化区城管部门会同良口镇,在良明村开展了数次集中拆违“攻坚”,以“碧水园农庄”为代表的一批“5星级农家乐”被依法拆除,为建设鸭洞河生态廊道扫清了违法建设障碍。

现在的鸭洞河,河道里一只巨大的水牛雕塑栩栩如生;河岸两边,格桑花们争相绽放,随风摇曳;沿途还设有多个亲水平台,市民群众在这里可以郊游野炊,亲近大自然。据介绍,在经过违建整治、河道清障后,历经近半年时间的生态修复,曾经淤积的河道现已被多个绿岸滩涂、观景平台、生态湿地和亲水步道所取代,不仅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目的,更具有消除污染、净化空气、消声降噪、调节气候等重大的生态价值。

“以前这些农家乐建设水平良莠不齐,有些看起来好像古色古香,其实与原本的生态环境是格格不入的。”有当地群众表示,通过拆违复绿后重新设计后,山水重现,违建农庄揽客的“吆喝声”走远,浓浓的“乡愁”回来了。

据资料显示,从化区农村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4%,是广州市的农业、农村大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在一些水源地、农林地内,存在不少违法建设,严重影响了当地环境,甚至制约了地区生态产业发展。“在流溪河沿岸,部分农家乐没有达到统一的标准,却私自打着特色发展的标签,不顾破坏生态和水源的后果,私搭乱建的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没有经过专业部门的审核勘验,污水排放无序,给流溪河水质造成污染。”从化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2018年开始,从化城管全面打响了“拆违护河”“拆违护路”“拆违通路”“连片拆违”4类拆违攻坚战,狠抓违法建设整治不手软,指导镇街推进乡村地区违建拆除工作,实现“拔钉除刺”。截至2020年5月初,从化区拆违面积已超过560万平方米,乡村风貌得到恢复,为从化区全域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质增效铺平道路。

良口镇良明村(片区)拆违现场

为“乡村振兴”提品质:

“村村通”广播造氛围,最偏远村曾吹响分类“冲锋号”

吕田镇莲麻村是广州市最北的行政村,也是最北的一处特色小镇。虽位置较偏,但生活垃圾分类的热度并不低。早在2017年,“让垃圾分类成为习惯”为主题的广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现场会就在这里召开,吹响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冲锋号”。

近年以来,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广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化区城管部门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上持续发力,因地制宜做到“一村一思路、一村一规划、一村一风格”,有效提升了农村群众的分类意识,促进了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助力农村乡风更文明,生态更宜居。

温泉镇南平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

2019年,广州市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暨乡村公厕建设进展情况通报会在从化区鳌头镇西塘村举行——西塘村是从化区另一个特色小镇“童话小镇”。居民不到300户,日产生活垃圾约为500kg。当地设置了垃圾分类的红黑榜,每个月参与垃圾分类成绩突出的村民将登红榜,受到表扬,表现较差的村民则将“挂名”黑榜。紧邻红黑榜的美丽超市内,水杯、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则可以通过垃圾分类获得的“美丽银行”积分换取。这一套智能设施成为“美丽西塘”的一处特殊的风景。

据介绍,西塘村是从化区开展农村垃圾分类的标杆示范村之一。为了方便村民参与,减轻阻力,从化区城管部门牵头制定农村分类“七步法”,简化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操作流程,并建立了高辨识度的垃圾分类标识体系,方便群众辨识。

2019年以来,从化区城管部门按照“一屋、一室、两点、两桶、两车、两榜”的标准,细化农村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收运设备配置,以西塘村为试点,引入智能投放模式,开办“美丽银行”“美丽超市”,实现垃圾分类全程一站式智能化运作;有条件的地方引入生物处理等技术,积极推广垃圾就地减量处理。同时鼓励各镇街探索和建设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乡村,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水准。

“今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打造7条市级的示范村和19条区级示范村,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向全区221条村全面铺开,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5%以上,减量比例达3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20%以上。”从化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农村特点,从化区城管部门今年还将尝试用各村(居)“村村通”广播,每日广播垃圾分类常识,表扬好人好事,营造农村垃圾分类宣传氛围。“村居广播非常接地气,农村地区的群众接受程度比较高,符合乡村风俗和生活习惯。”此外,还将通过“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开展宣传,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推动线上线下交流互动,进一步调动网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积极性。

为“乡村振兴”增体验:

美丽乡村更有美丽厕所,“厕所革命”融入山水之间

在生态设计小镇会展中心周边,一排排现代化的装配式公厕与环境相融合,为往来游客如厕添方便;在温泉镇南平静修小镇,潺潺凤溪两岸绿道边,古色古风的新型装配式公厕在树荫里隐约显现……干净、卫生、环保的新型智能化公厕,虽只是配套设施,但因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需要来进行设计装饰,这些新型公厕成为了从化区美丽小镇们的别样靓丽注脚。

从化区城管部门表示,小厕所关系大民生,小细节体现大文明,厕所面貌焕然一新,提高了民众生活品质,也为全区实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提供助力。广州市“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从化区城管部门始终把“厕所革命”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卫生面貌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大工程来抓,如通过把乡村公厕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项目统筹推进,提升乡村公厕品质;通过把农村户厕改造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切实改善农村居民“如厕”问题,有效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据介绍,2019年以来,从化区推进、完成各类乡村公厕建设(改造)约90余座,有效提升了农村群众的如厕体验。“厕所革命,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我们持续完善全区公厕管养水平,探索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营模式。”从化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西和村、南平村等乡村公厕,探索通过成立专职保洁队伍加强无害化保洁,通过宣传改变村民过去不文明的“如厕”习惯,为从化区乡村公厕探索了有益经验。据介绍,今年从化城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全区各类公厕管理机制的督查,通过专职保洁队伍与巡回保洁队伍的结合,每天不低于2次保洁检查,全面落实乡村公厕不低于12小时开放。进一步提高全区公厕品质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倡导有条件的公厕摆放绿色植物、燃点卫生香、采用节能节水及智能除臭设备等措施,持续提升农村群众的“如厕”体验。

为“乡村振兴”洁容颜:

田间地头里垃圾没了,收运处理体系效果出来了

“以前农村群众总喜欢随地堆放杂物,有时候垃圾积累多了,便就地焚烧,田间地头‘狼烟四起’,非常影响环境。”从化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凤凰网广东,近年以来,从化区城管部门带头深入乡村,指导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促使从化区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得到改善提升。“田间地头没有了生活垃圾,村容村貌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旧时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又回来了。”凤凰网广东走访中,有村干部表示。

农村生活垃圾能被及时收运处理,重点区域实现日产日清,这让以往有村民为图方便,就地焚烧积存垃圾而导致的“狼烟四起”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干净整洁的农村环境背后,是从化区全面统筹,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结果。

据介绍,截至2019年底,从化区村庄共建成垃圾收集点近2500个,在各村统一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环卫作业车辆一批,有效解决村庄生活垃圾收集问题,自然村已全部完成村庄垃圾收集体系建设。

此外,从化区城管部门持续组织开展“清扫垃圾,清洁乡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存量垃圾、卫生死角及垃圾乱堆乱放。据统计,2019年共出动村干部、群众约30万人次,清洁村庄2077个次,清理卫生死角近7万处,清理大件物3万余件,清理零散垃圾约4万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动态的,需要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为此我们组建了一支‘领导干部突击队’,深入一线督导人居环境问题。”从化区城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介绍,36名干部成立了9个干净整洁城乡环境巡检督导组,在2020年1月—4月期间督办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278宗,不仅促进提升村容村貌,还间接指导、助力了各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督导工作成效显著。

为“乡村振兴”促民生:

管道天然气贯通北部山区,五镇三街全覆盖

2018年初,一股“暖流”抵达从化区吕田镇——广州北部山区通天然气了!“吕田用上管道天然气,对于从化以及广州市来说,都是管道燃气发展的重要时刻。”从化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广州的“北极”,吕田在没有通管道燃气之前,当地群众只能使用瓶装燃气,遇到寒冷的冬季,瓶装燃气使用存在许多不便。吕田镇的“通气”,让广州“北极”和中心城区用上同质的管道天然气,使山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大提升。

据介绍,近年以来,从化区城管部门一方面加强燃气执法工作,压缩无证经营的“黑燃气”生存空间,保障群众用气安全,降低安全隐患,2019年组织各类专项检查20次,整改安全隐患296宗,封停工厂燃气点供设施7家;

另一方面,则全力推进管道天然气的发展,尤其推进管道燃气进农村,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经统计,2016至2020年,从化区实现燃气管道五镇三街全覆盖,累计敷设市政天然气管道279.27公里,新增居民覆盖用户数76233户,新增非居民用户覆盖用户数937户。

“今年将继续强化天然气管网建设,以良口镇碧水新村为试点,探索管道天然气进农村发展模式,并将成功经验进行推广,提升农村管道天然气使用率。”从化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

凤凰网广东政务中心发布

采编:罗敏

通讯员:成广聚、吴镝锋

摄影:刘洁

[责任编辑:罗敏]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