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观新基建丨优必选科技谭旻:“新基建”浪潮之下,人工智能跨行业应用落地将更高效


来源:凤凰网广东综合

编者按:战“疫”硬仗还在继续,“疫”后引领经济复苏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中央近期先后五次提到关键词——“新基建&rdqu

编者按:战“疫”硬仗还在继续,“疫”后引领经济复苏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中央近期先后五次提到关键词——“新基建”,各地政府陆续发力,把“新基建”作为引领经济复苏的杀手锏。广东省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7000亿元,其中高铁、特高压、5G网络、新能源等新基建项目打头阵。

“新基建”是什么?新在哪里?如何帮助中国经济实现短期稳步增长和长期提升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出现哪些新的产业机会?与之前的“旧基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哪些规律和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凤凰网广东推出《新基建•新未来》系列访谈,对话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湾区商会协会及企业家,全面解码“新基建”;共同探讨如何抓住“新基建”,引领“疫”后经济复苏和升级;帮助产业和企业拥抱“新基建”、发现新机遇、遇见新未来。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明星企业,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科技)凭借多次登录春晚,已经被大众所熟知。在8年时间里,优必选科技在全球范围内有效专利申请1800余件,已授权专利5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100件(截至2019年底)。本次对话,凤凰网广东访谈了优必选科技CBO谭旻。看看作为人工智能赛道的“老兵”,他是如何看待“新基建”的。

凤凰网广东:您如何看待国家现阶段提出的“新基建”?您认为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新在哪里?“新基建”和“新动能”是否有交集?

谭旻:“新基建”的提出,可以用八个字形容——顺势而为,大势所趋。

中国在过往十年间为“新基建”做了非常多铺垫,与世界相比,中国在新技术赋能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新金融、新零售、新通信,包括现在的“新基建”并非一夕诞生,这些概念在很早之前就被提出,它其实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历程。

另外,新技术取代旧技术,引发新一轮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升级是必然趋势。新技术作为时代发展的引擎,是每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我们站在当下的时代背景看,“新基建”中的新技术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与“旧基建”旧的工业体系、旧的治理架构相比,“新基建”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双向拉动上更加明显。

从需求侧来看,“新基建”能够刺激新的消费升级、新的需求增长以及新的市场。从供给侧来看,“新基建”的出现,我们能够迎来一个引领全球科技创新的历史机遇,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时代节点上,我们有信心做好整个社会的全面升级。

“新基建”和“新动能”有交集也有区分,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新的经济模式都可以称之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它比较宽泛。但是“新基建”是非常具体的,它是国家基于现阶段提出的战略性方针政策,集中了社会资源、人才建设、资金、技术等,行动计划和布局更为清晰。

凤凰网广东:请问优必选科技属于“新基建”的哪个领域?主营业务是什么?

谭旻:我们是集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业务在人工智能服务应用和基础建设这两个领域,属于“新基建”人工智能这个板块。

除了研发人工智能的算法(机器人大脑),我们还在机器人的硬件、平台软件开发运用方面进行了8年时间的研发,积极打造“硬件+软件+服务+内容”机器人生态圈,解决方案涉及人工智能教育、商业服务、安防巡逻、巡检、公共卫生防疫等领域。

我们的使命是让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让人类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

凤凰网广东:此次,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将给人工智能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谭旻:可以肯定的是“新基建”的影响会非常大,它能加速数字化中国的建设,推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人工智能行业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政策、资金、需求、供给等方面看,“新基建”将具有长远的、持续的影响。而人工智能行业在资金、场景落地等方面,又非常需要长远的、持之以恒的资金投入、政策扶持。所以毋庸置疑,“新基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给人工智能行业带来重大利好。

首先是应用层面,“新基建”将会给更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带来关键性的投资,这些投资能够推动各行各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比如在疫情期间,我们在短短20天的时间内就为防疫第一线的医护体系提出了3套以机器人为载体的解决方案,包括无接触检测口罩、检测体温、消杀病毒、安防巡检、远程问诊等人工智能行业应用。这是我们全新的尝试,国家也看到了新的技术能够更好地推动我们社会的发展,从而帮助我们实现多场景的创新应用。

另外,“新基建”所包含的5G、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政策,对于人工智能行业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很多人工智能项目的应用落地需要各种高新技术的加持,如服务机器人、安防机器人,它们需要大数据、物联网、工业设计等等行业的辅助。在“新基建”的影响下,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配套的技术供应和生产环境会越来越完善。

上升到国际层面,“新基建”很可能会推动全球产业的重新整合,这对于人工智能行业而言也非常有利,它会加速人工智能与其它行业的协作融合。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其它垂直行业会为人工智能提供大量的落地机会,人工智能反过来为它们赋能,大家共同实现数字化升级的进程。

凤凰网广东:您认为,“新基建”的发展目前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应该如何去进行突破?

谭旻:“新基建”目前还是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人工智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核心的挑战。首先需要非常长时间的资本护航,这个是人工智能行业和其它行业不一样的地方,它需要持续不断的科研投入,而且产出的周期非常长。保障行业获得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的、战略性的扶持是“新基建”不可缺少的力量。

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的极大短缺也是一大限制因素,在这个状态下还要解决很多科学难题,行业压力非常多。所以我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必须要加强人才培养,要聚焦提升科研水平、提升科研产出质量,在这个资源基础上做一个重大的投资。我们也应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来到这个行业,加快整个行业市场化、产学研一体化。

应用场景少也是人工智能行业的一大限制,由于研发投入和资金收入之间的周期很长,人工智能还没有在很多行业普及,商业化不足。“新基建”的到来将鼓励行业企业进行创新,加速人工智能在垂直细分领域的场景落地,提高我们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数字化中国建设对人工智能行业非常重要,包括云计算、5G、大数据等技术的建设。它可以为人工智能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支持,加速我们在人才、投资、应用等多方面发展。

凤凰网广东:您觉得优必选科技在这一轮“新基建”建设浪潮中具备哪些核心竞争优势?

谭旻:我们作为一家成立8年的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公司,不是一家初出茅庐的企业,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通过这些年的行业积累,我们在人工智能生态圈不断创新探索,打造了硬件+软件+服务+内容这套创新的、特有的商业模式。

另外,通过这几年商业模式的探索以及技术整合,我们对“新基建”七大板块中的协同也有一定的经验优势、核心技术优势、研发优势以及专利优势,包括高性能伺服驱动器及控制算法、运动控制算法、面向服务机器人的计算机视觉算法、智能服务机器人自主导航定位算法、ROSA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框架等核心技术,我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优势让我们在科技全球化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我们是全球最早实现机器人大规模量产的企业,在成本控制和技术落地方面有一定的经验,所以我们在商业化和产业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通过硬件+软件+服务+内容的机器人生态圈,我们能够跟成千上万的开发者生态对接起来,可以集中更多的社会资源、打破行业边界,做出更多跨界融合。

凤凰网广东:未来公司将如何抓住“新基建”的机遇,去布局发展?

谭旻:我们有两条线的布局,长线目标非常明确,希望抓住“新基建”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把我们的核心资源投入技术研发上,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为行业创造价值。

短期里我们会聚焦在场景的落地上,主要方向在人工智能教育和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这两点。通过在应用层面下功夫,来做产业协同。包括商业服务、安防巡逻巡检、公共卫生防疫等等垂直细分领域,我们会继续深挖这个行业应用的可能性。在短期和长期布局的过程中,如果有新的场景需求出现,在整个开放的生态上面,我们也会做一个中长期的场景的打造。

【出品】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

【编辑】孙春雨

【校对】刘佳一

 

[责任编辑:孙鸣涧]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