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广州荔湾法院:用法治之光守护“少年的你”


来源:凤凰网广东综合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为保护“少年的你”,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立足审判,积极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多道防线,形成坚强合力,“护苗”又“护航”,给“少年的你”最坚实的法律保护。该院从174家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2018-2019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维权岗”光荣称号,成为该届广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法院。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为保护“少年的你”,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立足审判,积极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多道防线,形成坚强合力,“护苗”又“护航”,给“少年的你”最坚实的法律保护。该院从174家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2018-2019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维权岗”光荣称号,成为该届广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法院。

32年探索开启专业“护航”模式

从1987年成立广州市第一个少年审判合议庭,到2007年成立广州市基层法院第一个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再到2019年内设机构改革后更名为家事少年庭,该院少年审判工作改革探索迄今已逾32载。

为促进规范化审判,该院先后制定《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规程》《审理未成年人案件庭前调查(员)制度实施规程》《审理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社会观护(员)制度规程》等,以制度促进审判实践,用审判实践完善制度,少年审判工作规范化水平、审判质效不断提升。

“四阶四重”打造“少年法庭之友”

多年来,该院始终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将感化教育与处罚惩治相结合,不断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机制,把青少年维权工作落到司法审判全程,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法治环境。2013年至今,该院审结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24件300人。

庭前阶段重调查。庭前依法委托未成年被告人住所地社区矫正部门开展社会调查,掌握案件背景和未成年被告人综合情况作为量刑参考情节,以达到对未成年被告人区别对待和教育挽救的目的。

庭审阶段重帮教。推行“圆桌审判”,缓解未成年被告人紧张、恐惧和抵触情绪,为开展庭审帮教营造良好氛围。依法为未成年被告人指定辩护人,聘请合适成年人到庭参与诉讼,切实保障其诉讼权利。邀请心理辅导师为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矫正和疏导,帮助其认清犯罪行为的危害性,重建生活信心。

判决后重释法。通过“法官寄语”进行判后释法,深入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希望和忠告。落实前科封存,建立三级审批阅档制度,五年来共封存290名未成年犯罪人诉讼档案,为失足少年重新融入社会消除后顾之忧。

执行阶段重观护。联合检察、公安、监狱、司法、街道等,落实对判处非监禁刑未成年被告人的多元监管形式,通过社区矫正方式,帮助其积极改造。协同关工委、妇联、街道、学校等,定期对被判处非监禁刑或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进行观护,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努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涉少纠纷调处传递“护苗”情怀

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最大化,该院不断加强涉未成年人民事审判工作,积极探索婚姻家事纠纷调解工作机制,暖心护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2013年以来,审结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890件,其中44%案件纠纷得以妥善、柔性化解,以调解、撤诉结案。

“未成年人利益优先”原则贯穿审判工作始终。在“失鼻女童”案中,小叶(化名)因急重病致鼻头缺失、身上瘢痕,其父母以医院存在医疗过错为由拒绝接小叶出院,小叶因此滞留医院5年。该院判决小叶父母将小叶接出院回家抚养。在执行程序中法官采取人性化执行方式,耐心做通小叶父母思想工作,联合街道及社会力量解决小叶家庭困难,帮助小叶顺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案件入选“广东法院经典百案(1978-2018年)”。在“保姆诉孩子父母”案中,小浩(化名)生母将其交给保姆照顾多年后出境不归。该院经过不懈努力查找到小浩生父,但其已另建家庭有妻儿,不愿将小浩接回家抚养。法官一方面联合街道、教育局等关爱小浩的身心健康,联系心理辅导老师为小浩开展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耐心细致劝导小浩生父接纳小浩,最终促使小浩生父自愿将小浩接回家尽心抚养。

推行家事“三员”共筑“美荔家庭”。该院联合妇联、司法局,聘请47位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与家事心理疏导员,发挥其对家事纠纷的诊断、治疗、修复作用。在涉少案件中,该院始终坚持调解优先、全程调解原则,最大限度帮助双方消除对立情绪、回复感情,最大限度保障其中最“柔弱”部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利益。2017年以来,该院还与妇联等合作,开展“美荔家庭与法同行”家长课堂、培训会、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引导家校同心、社会合力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共建幸福和谐家庭氛围。

防护“校园之恶”用法筑梦未来

为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该院联合教育局,选派青年骨干法官与区内42所中小学校建立“一对一”定点联络机制,组织师生交流、家长座谈、法制课堂、校园安全防范教育等活动,为在校师生、家长提供“零距离”法律指导和帮助。此外,该院与多所外来工子弟学校共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法制教育基地”,研究完善校园安全保护机制和干预措施。推动建立“未成年罪犯帮扶教育基地”,帮助未成年罪犯重返校园,回归正常社会生活。针对校园侵权案件中发现的问题,该院向相关学校发出司法建议10余份,有效减少侵权事件重复发生。针对个别地段发生学生被抢的情况,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并得到重视,之后再无该类情况发生。

面向未来,该院积极播洒法治种子,与区关工委共同推进“法治筑梦成长”青少年法治教育计划,常态化开展各类“送法进校园”“学法请进来”活动,并创新开展体验式普法活动,先后与广雅实验学校等学校联合开展模拟法庭活动10余次,邀请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师生来院旁听庭审逾300人次,与区妇联携手邀请30余户家庭参与“亲子大闯关”活动,让青少年“零距离”感受司法威严,培育法治观念。

凤凰网新闻政务中心发布

采编:许云敏

通讯员许艺玲方楚云

[责任编辑:罗敏]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