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决胜阻击战 | 铁甲勇士、病毒“侦察兵”……他们战“疫”的那些事


来源:凤凰网广东综合

“铁甲勇士”研发者、国际“友好使者”、病毒“侦察兵”……在广州,有一批平民英雄,他们存在于我们身边,每天上演着动人心弦的“疫线”故事。昨日,广州市新闻办举行记者见面故事会,带我们走进基层一线工作者战“疫”时刻。

“铁甲勇士”研发者、国际“友好使者”、病毒“侦察兵”……在广州,有一批平民英雄,他们存在于我们身边,每天上演着动人心弦的“疫线”故事。昨日,广州市新闻办举行记者见面故事会,带我们走进基层一线工作者战“疫”时刻。

“铁甲勇士”研发者:

病房小女孩有了机器人玩伴

广州有一家专门研发医疗机器人的公司,成为首个派驻医疗机器人到疫情定点医院的企业。昨日,其创始人李良源分享了广州机器人驰援武汉的几幕难忘场景。

“我问工程师疫情结束最想做什么?他说就想早点理个发,吃碗热干面。”    ——李良源

“这张照片是医护人员在拍摄工程师调试机器人的时候无意间拍到的。”李良源讲述,旁边的病房有一位小女孩正向机器人招手,小女孩看起来非常虚弱,她和爸爸妈妈都感染了新冠肺炎,住在隔离病房里。以往这个时候,她本应活蹦乱跳地和小伙伴在户外玩耍。

“机器人成了她唯一的玩伴。”李良源留意到,每次机器人在走廊经过时,小女孩总会趴到窗边,用好奇的大眼睛默默注视着机器人。

“我也有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女儿,我了解她在这种时刻的需求。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只能待在病房里。很高兴我们的机器人为病房增加了温情。”李良源说。

还有一张照片拍摄于武汉汉口医院。那是赛特智能公司一名赴汉口医院的工程师和一位广东医疗队护士的合照。李良源说,这位护士从大年三十增援到武汉,拍照时已连续高强度工作一个多星期,“听到有广州机器人增援到医院时,她很兴奋,一定要跟机器人还有工程师拍一张合照留念。”

李良源展示给我们的照片比较模糊,那是为了预防感染,拍照的手机裹着一层厚厚的塑料膜。

“在前线调试机器人的工程师是十分辛苦的,他们和医护人员同处在最危险的医院隔离病区,抢时间部署和调试机器人。”李良源表示,当地物资紧缺,工程师们也要用一件隔离服去完成一整天调试工作,中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治病救人,却用专业技能为前线部队做出自己了的贡献。他们总站在幕后,每次完成机器人部署后,都是默默转身,争分夺秒奔赴下一个战场。

有一位武汉前线的工程师,李良源问他这次疫情结束了最想做什么?他说就想早点理个发,吃碗热干面。

一线战“疫”专家:

市八许多同事月余没回家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是该院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之一,也是一名“抗非”功臣。她负责的隔离一区,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重症与危重症患者的地方,堪称战“疫”最前线。

李粤平说,面对此次疫情,市八医院的工作总结为八个字:未雨绸缪、临危不乱。1月20日,医院全体员工结束休假返回岗位。“我们整个团队从进入隔离病房后基本没有休假。一个多月没有见过家人,一是隔离需要,二是要保护家人。我们秉承的就是用个人的小别离,成就社会民众的大团圆。”

“我们是经过多次考验的,没觉得自己牺牲了多少,也没觉得自己奉献了多少。” ——李粤平

现在,李粤平每天早上8点上班,如果没什么特别的事情,下午5:30下班。但是星期六、星期天对她来说还是“不存在的”,只要有需要,她就会回到岗位。“医院给我们在附近租了三个宾馆,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同事,他们也基本上一个多月没回家。”

让李粤平特别惊喜的是,有一位曾经治愈出院的患者听说他们过年期间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时候,在大年初一给医护人员送来了几百个饺子。“我们都非常高兴。正是这些康复者的信任和对我们的鼓励,才是我们坚守到现在的动力。”她欣喜地说。

李粤平认为,跟17年前的非典相比,现在无论在防疫水平、病毒学基础理论、还是重症医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次疫情能发现这么多例患者,和检验水平飞速进步有关。在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时,呼吸支持技术也比17年前进步很多,治疗手段有很多选择,如高流量氧疗、无创或者有创机械通气,还有体外膜肺(ECMO)等。“传染科的人最重要的信念是,我们救一个人,但是控制了这个传染源,其实我们救的是一群人。”

1月20日晚上,市八医院就收满了一层楼的新冠肺炎患者。“作为‘抗疫老兵’,我们压力不是很大,但很担心80后、90后的年轻人是否会有顾虑。”在简短的动员会上,李粤平本准备讲些激励的话语动员同事们,没想到的是,这些年轻人都“嗷嗷叫着往前冲”,为可以参加到一场大战役中感到好奇又兴奋。

李粤平了解到,护士们最开始一天一个班是七个半小时。她们平时主要靠早上尽量吃油脂多、热量高的食物,上班不喝水,生理期用成人纸尿裤。曾经有个护士在病房里晕倒后,出来脱了防护服,喝了点水后下午就去上班了。

一个生于1985年的同事跟李粤平闲聊时说起,由于一个多月没回家,可能到时回去她两岁多的小女儿都不认识她了。“但是她说,她觉得人生无悔,参与这样一场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的抗击疫情工作,非常兴奋和自豪。”

李粤平说,当前,医护人员零感染是因为普遍防护做得好,防护设备完善,此外人员调配和医院后勤管理让医护人员基本没有后顾之忧。宾馆每天提供三餐,加上一些社会企业的捐助,医护人员基本上不用为生活需求的事发愁,此外还做一些心理问卷调差,缓解心理压力。

“我们是经过多次考验的,没觉得自己牺牲了多少,也没觉得自己奉献了多少。可能跟别人一说起这些,他们会觉得我们很伟大,但我们自己是没有这种感觉的。”李粤平说。

病毒“侦察兵”:

不出来吃饭省下防护服

疫情暴发后,第三方的检测机构承担起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筛查工作。作为第三方医检的龙头企业,广州金域医学集团已将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从1个加到7个,在湖北、广东等全国20个省市区陆续开展核酸检测,近1780人相关专业人员参与一线工作中。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临床基因组中心分子遗传检测专家陈白雪便是其中的一员。她说,作为站在医生后的医检人,疫情中的侦察兵,他们同样要穿着高级别的防护服,在负压实验室里开展工作,常常他们不吃不喝工作7、8个小时。

金域医学广州实验室单日检测产能原来为2000例,现在已经做到日检测量能达20000例。其中陈白雪所在的组一天能够做近2000例。产能取得成倍增长,背后原因是公司的大规模投入与员工的超负荷运转。陈白雪作为其中的个体,深刻感受到工作量的“排山倒海”之势。

“样本量还在增加,但我们是欣慰的,因为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希望也正越来越近。” ——陈白雪

在大年初七经过一天的培训后,陈白雪走上了一线检测的“战场”。“脱掉防护服的时候往往会很累,护目镜都是雾气,脸上都是深深的勒痕。”陈白雪说这是近期的常态,检测人员从早上八点半进入实验室,到下午三点、四点离开实验室。

核酸检测是个连续的作业流程,中途停下会影响整个环节的效率,所以检测人员常常在实验室连续作业不吃不喝8小时。如果再用计步器计算他们在实验室的步数,他们都能超过一万步。

“我们就是想做多点检测,并且防护服也很紧张,我们不想因为出来吃饭,就白白浪费一件。”陈白雪说。

曾经她因工作时长太长,一脸苍白地出实验室大门的时候,吓到了办公室的同事。除了在实验室的8个小时,陈白雪还要解读报告,所以每天在公司需要待差不多12个小时左右。

如今全国每日新增的确诊病例数正在下降,但对于陈白雪等一大批检测人员来说,样本量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因为在复产复工中同样需要大量的核酸检测工作。

“样本量还在增加,但是我们是欣慰的,因为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希望也正越来越近。”陈白雪说。

国际“友好使者”:

2万口罩送武汉广州市民

一位来自也门的留学生,疫情期间与三位也门友人一道走进广州火车站,将从国外搜购而来的5000个口罩派送给路人和工作人员。战“疫“无国界,这位留学生就是被称作“友好使者”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三留学生萨格尔。

2月初,得知疫情严峻且防疫物资短缺的消息后,萨格尔和三位同样来自也门的在穗留学生朋友顿觉心急如焚。他们当即决定:利用在国外的人脉资源,搜购2万个口罩,寄给武汉支援当地人民。

“我不担心这次疫情,中国一定会渡过难关的。很高兴能一直跟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萨格尔

海外搜购口罩可谓一波三折。他们在也门等地没发现货源,几经探寻才在利比亚买到2万个口罩。口罩到他们手中后,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防疫物资在广州同样紧俏。于是,他们决定寄往武汉1.5万个,而把5000个留下,于2月22日结伴走进广州火车站广场,为返穗者和前线工作人员免费派送。

为什么选在广州火车站?萨格尔说,异地务工者当中不乏来自农村的人们,他们经济条件及社会渠道均欠佳,抢购口罩并不现实。果然,四人在火车站广场一人送一个免费口罩,不过一个小时功夫,手中3300个口罩便一个不剩。余下1700个口罩,他们打算去广州南站继续派发。

“这2万个口罩,花费的5万多元,都是我们自己掏腰包。遇到很多市民真诚地感谢我们。其实能为这个给我们提供生活、学习,及发展机会的地方做点贡献,一点点付出不算什么。”萨格尔三年前来中国求学,第一站是兰州。为了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在一年半前转学到广州,报读商务汉语,计划在毕业后从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跨国贸易,“这里有着很多的可能性。”

疫情发生以来,尽管一些朋友回国了,远在也门的家人也多次催他回去,但他仍决定留守广州。“我很喜欢中国,不能遇到困难就离开。我不担心这次疫情,中国一定会渡过难关。很高兴能一直跟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街坊“守护者”:

“0”就是最大的加油

抗疫战场上,冲锋在前的还有街坊“守护者”——社区民警。彭明智是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白云派出所东湖新村的社区民警,他把自己定位为“大城小警”,他说,“社区民警就是要守护好社区安宁,保护人民安全。”

疫情发生以来,在广州各区,由社区民警和社区医生、居委人员组成“三人小组”成了排查走访重点的人员中坚力量,彭明智就是其中的一员。第一次上门排查的经历让彭明智印象深刻。他说,除夕夜突然接到第一个任务——对湖北来穗人员进行上门核查。同时还收到消息,有一户湖北家庭即将出门走访亲戚。

“敲开门那一刻,居民对我们的到访很诧异。”彭明智回忆说,面对居民的抵触情绪,“三人小组”耐心地向居民解释,劝说居民尽量不要出门。所幸,居民是通情达理的,他们对“三人小组”工作从不理解,到接受,再到主动配合。“后来,有的居民不留名给我们送上口罩等物品。”让人倍感暖心。

“0这个数字相当的可爱,这就是最大的加油。” ——彭明智

截至2月24日,东湖新村社区对四个小区26个出入口进行封闭,排查出涉重点疫区的户籍人员共计38人,对36名重点关注人员进行了核查,这些都离不开像彭明智这样的一线工作人员付出。

“相对于奋战在疫情防护一线的医务人员,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但彭明智认为尽职尽责地保护好社区,守护好自己的家园,就是对一线医护人员最大的支持。截至目前,东湖新村社区疑似及确诊人员为“0”,“0这个数字相当的可爱,这就是最大的加油。”彭明智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何道岚、龙锟、张姝泓、邓潇丽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骆昌威

来源: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羊庆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