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对话|百思特张正华:中国经济前景仍乐观 优秀企业家必将化危为机
广东
广东 > 财经 > 正文

凤对话|百思特张正华:中国经济前景仍乐观 优秀企业家必将化危为机

凤对话|百思特张正华:中国经济前景仍乐观 优秀企业家必将化危为机

编者按:

2020年伊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战。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广东省及广州、深圳、佛山、珠海、惠州等地方政府陆续发布金融支持、减免税费、减轻租金、缓缴社会保险、降低用工成本等系列政策,解决疫情影响下经济恢复的突出问题。

如何认真研判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力帮助和实现各类生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成为新的考题。凤凰网广东推出《识危见机——疫情下经济策》系列访谈,对话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湾区商会协会及企业家,解读和宣传扶持政策;谈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企业复工复产采取的有效措施;企业和行业将会迎来哪些变化和机遇。识危见机、凝心聚力,探索疫情后经济复苏过程中哪些可供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本期凤对话,凤凰网广东邀请到了国家发改委创新中心专家顾问、百思特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茅台智库暨茅台研究院企业管理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张正华,来听听他的分析。

张正华

张正华

疫情带来有限且短暂的冲击 中国经济前景仍乐观

凤凰网广东:这次疫情究竟对中国的经济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您是怎么去看待中国经济未来的一个发展前景的。

张正华:从三个层面来看,第一,这次疫情对于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肯定会有冲击,但这个冲击对于不同产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冲击最大的是第三产业,是阶段性的。目前大家都在家里隔离着,无法消费。但是这些消费里面有很多是刚性需求,也就是说一旦危机解除以后,这些消费仍然会爆发出来。所以这一块的影响会是阶段性的。

疫情对第一和第二产业,特别是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中国整个的产业结构是全产业链模式,产业的布局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全的,这些布局在全产业链模式之下的整体需求,实际上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这次疫情爆发在春节这个阶段,很多行业的年度计划、年度预算,整个的市场布局和规划都已经完成了,特别是行业的那些龙头企业,那些面向市场的影响力最大的一些企业,并不会因为这次的疫情危机,对它整体的需求和市场的布局产生本质的变化,可能只是时间会稍微延迟一点。 

第二,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前景是比较乐观的。疫情危机过后,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会推出一系列的政策,股市复市以后,除了第一天暴跌外,这几天其实是给大家展示了信心的,可以看到中国抗压的能力是足够的。其实国家的经济经历过了SARS,经历过了金融危机,也经历过了中美贸易战,这一次的疫情冲击,中国的企业是有足够的抗压能力的,中国整体的经济和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也是能够经得起这样一次压力测试的,所以我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仍然是乐观的。

第三,乐观的背后还有一些支撑。这一次疫情过后,会产生很多新的需求。比如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它未来需要依赖于一些新的服务和新的技术,例如从咨询行业来说,可能政府就需要管理咨询机构从专业的角度,去对他们进行政务流程的再造。另一方面,很直接的就是生物医药领域和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研发投入,政府接下来会加大这些领域的投入,SARS让大家警觉,但是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并没有带来巨大的变化,政府应该是看到这方面跟美国,跟世界一流的发达国家的一些差距。我们在生物医药,在公共医疗方面,无论是投入还是管理,这些方向政府会引导,同时那些标杆企业和行业的龙头企业,他们的嗅觉很敏感,会提前进行布局和提前进行介入,会带来全产业链的各类企业在里面受益。另外还有一个机会,今年对于中国的5G来说,将全面推向市场,会带来很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所以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不会带来很大的下行压力和冲击,相反会促进一些结构性变化和调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机会。中国经济并没有持续的进入一个下滑的通道,可能会有一两个月的阵痛期,但是中国的企业修复起来是非常快的,每一次遇到问题以后都迅速恢复起来,我是比较有信心的。

复产复工在即 从五个层面出发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危机

凤凰网广东: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企业应该如何去应对?

张正华:第一,要认真对待疫情,做好布局。特别是当复工了以后,不能造成员工感染,让病毒在一个企业传播,这样会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压力。所以要认真的对待,精心的布局,掌握每一个人的状态,把这些相关的情况摸清楚,然后企业内部响应,一旦有什么问题,要能够积极的去响应,正确的去响应。

第二,企业要主动关注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特别是重点客户要做到精准把握。重点客户往往是行业的龙头企业,要关注他们的反应和布局。另外就是结合市场的变化,要主动调整供应链,一季度的交付可能会下降,很多客户会把需求压到二、三季度,如果在供应链的调整这个方面,不主动采取措施,在该供货的时候就供不上,或造成大量的库存的积压。还要主动关注国际一流企业的动态和变化,全球市场是一体化的,中国的企业在这一两个月受到影响以后,世界上其他的企业他们会有所反应,要关注他们的反应,根据他们的情况,来做出应对。

第三,企业在现阶段要在增收方面发力,进一步扩大寻求大客户和大市场机会,在新产品和新市场方面,投入预算和精力。另外,中国市场本身可能会受到一定滞后的影响,着力开发海外市场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战,有了一个阶段性协议的时候,开发海外市场,现在中国的企业应该要想办法去突破。

第四,节支,中国企业今年在预算方面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调整。特别在一季度的时候,针对不确定性,进行专项的降成本,提效率的行动。在主动规划之下,按照规划的节奏去通过抓管理来降低支出。同时也要提醒企业在这个阶段不要因为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就乱指挥,在企业里面又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把企业的管理平衡给打破。企业就怕在遇到危机的时候打破管理平衡,一旦乱套,企业就会全面乱套,所以这个时候不能胡乱指挥。

第五,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这个时候正是投入未来的好时机。在研发,在市场,在增加的方面一定要有投入。对于目前现金流可行,受疫情影响不太大的企业,这个时候如果多增加一到两个点的研发投入,半年以后,一年以后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危机 优秀企业家在危机中发现机遇

凤凰网广东:目前市场上弥漫着各种焦虑情绪,您是如何看待的,您认为中国企业家们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这次疫情的考验和挑战?

张正华:恐慌是全民发布新闻和网红经济时代的副产品。为了吸引眼球,很多文章都放大和贩卖焦虑。反而低估了中国企业家的精神和企业家本身的能力,像华为这样优秀的企业,都是在众多的黑天鹅事件中找到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经营危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经营企业就是经营危机。

中国优秀的企业家们都是充满激情和对事业的热爱,在任何时候都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把理智和理性做得很好,都站在行业的高度来看待发展。中国企业家的这些精神,在指导企业这次疫情危机过后,如何去抓住新的机遇,会产生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为在他们的指导之下,企业会更多的关注自身是否健康发展,关注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建设,遇到任何问题,企业都不会慌张。他们常年有一套完善的运作逻辑。另外,他们会重点关注自我造血,而不是依赖资本市场输血。企业的健康是从平常去积累的。

另外,这些企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善于化危为机,任正非也好,马云也好,包括这一次疫情反应迅速的王健林也好,他们都很善于把危转变为机,因为这些企业家的视野和格局很高,他们比较理性、不慌张。在公司的运作体系里面,都会有化危为机的管理机制和体系,他们关注全球供应链的运作,关注企业新的业务模式变化,关注可能对企业产生的任何影响,他们都会积极应对。同时在整个的企业里边,他们这种正面的影响力,会让企业更加具有凝聚力。一旦疫情过后,这些企业会进一步拉开跟同行的差距。是否具备这些企业家的精神,将是中国企业疫情危机之后,能否迅速的恢复生产和市场活动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出品】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

【撰文】胡晓

【校对】刘佳一

【审核】王邬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