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幸福之岛”萨迪亚特:中东文化熠熠生辉


来源:环球网

如果非要选出一处阿布扎比必去打卡的文化地标景点,2017年11月11日正式开业的阿布扎比卢浮宫想必是首选。

萨迪亚特:中东文化灯塔熠熠生辉

在阿布扎比卢浮宫重读“人类共同故事”

如果非要选出一处阿布扎比必去打卡的文化地标景点,2017年11月11日正式开业的阿布扎比卢浮宫想必是首选。它是萨迪亚特岛上第一个建成并开业的博物馆,也是阿布扎比政府打造全球文化艺术中心战略的重要支点。它的开业,首次将“世界级博物馆”带入了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地域。

早在2007年,阿布扎比便与法国政府达成协议,希望在萨迪亚特岛“复刻”一座卢浮宫。它基于“人类的普世价值”而建造,既体现了当代阿拉伯世界的活力,又代表了该地区多元的文化遗产。在法国17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的支持和帮助下,这一愿景最终得以实现。

阿布扎比卢浮宫。摄/赵鹏

当你置身这里时,一定会被这座白色圆顶的建筑所吸引,如同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城市”。它便是由建筑学最高荣誉奖项普利兹克奖得主法国著名设计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操刀设计。而最令人震撼的,是当你真正步入其中。得益于当地棕榈树的奇妙灵感,阿布扎比卢浮宫的穹顶采用了多层次的镂空设计,白天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穹顶空洞射下,在建筑内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斑驳光点,它们还会随着阳光的直射角度的不同而变化,如梦如幻,仿佛棕榈树叶下的“光之雨”。

在这座创意建筑所营造的宁谧空间中,记者也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核心博物馆展区的探索。这里共产出了535件珍贵的藏品,其中有300件是从法国卢浮宫和其兄弟博物馆中租借而来。这些藏品分量颇重,其中不乏世界级的镇馆之宝,如梵高的《自画像》和达·芬奇的《救世主》等画作。对于艺术的爱好者而言,这里真的如同精神乐园。

阿布扎比卢浮宫。摄/赵鹏

最值得一提的是,阿布扎比卢浮宫里展品的布置顺序,打破了以往以地理为坐标的布局,而是以时间为坐标,横向俯瞰同时期地球上不同区域正在发生的人类文明,展现那些超越国界的文化“共通性”。500多件藏品被分为12个章节,由古至今,讲述了过去12000年的历史。不同地区和文化的藏品交替出现,突显了阿布扎比想要传达的包容性和跨文化性。

“‘普世’是什么意思?对于阿布扎比卢浮宫而言,这意味着要把重点放在让我们团结一致的东西上:那是关于超越个体文化或文明、时间或空间的人类创造力的故事。”在博物馆的官方介绍上,这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被广为接受,而那些突破文化外壳的人类的共同联系,也将成为促进不同文化沟通与交流,消解偏见与冲突的基础。而这,也是人类多元文化携手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未来的必经之路。

萨迪亚特:在沙漠中再造一片艺术“绿洲”

在阿拉伯世界的腹地,阿布扎比可谓是独具一格的存在。作为阿联酋的首都和最大酋长国,阿布扎比不仅有酷热的气候和黄沙绵延的疆土,这里更拥有超过400公里的原始海洋线和200多座岛屿。一面沙漠,一面海水,沙漠文化和海洋文化融汇共生,造就了阿布扎比保守又开放,纯粹又多元,传统又现代的复杂性格。而这种性格基因,正驱使着阿布扎比经历一场野心勃勃的转型——成为引领中东与世界接轨对话的窗口,并成为阿拉伯世界乃至全球的文化艺术“绿洲”。

阿布扎比卢浮宫。摄/赵鹏

如果说任何一个宏大的理想都有一个现实的落点,那这片“绿洲”的落地之处,正是阿布扎比众多岛屿中的一座,它有一个美丽而特别的名字——萨迪亚特(Saadiyat Island)。在阿拉伯语中,它意喻着“幸福之岛”。萨迪亚特是一座位置绝佳的人工岛,它占地27平方公里,距离阿布扎比市中心7分钟、阿布扎比国际机场仅20分钟路程。据悉,阿布扎比政府重金投入了270亿美元,欲将其打造成为以“文化艺术”为鲜明标签的世界级旅游休闲胜地。

幸运的是,当这项战略计划在9年前刚刚启动之时,《环球时报》记者曾作为被官方邀请的少数亚洲媒体,亲自到现场见证了萨迪亚特的萌芽之态。

“当记者离开酋长国宫酒店的室内展室,驱车来到萨迪亚特岛时,不知为何想起了《一千零一夜》的神话。我们眼前的萨迪亚特岛还是一片工地,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的馆址所在地甚至还寸土未动,只能看到远处的黄色吊车。但是满地细沙的萨迪亚特岛与海水连接到一起,形成地、海、天在远方连成一线的梦幻景观……也许在这之前,你还会怀疑艺术在阿布扎比的未来是否像预想的明朗,毕竟有人会说金钱买不来一切,但是当你看着清真寺的精雕细刻,当你感受着海天一线的境界,当你了解它的地缘文化,当你路过那些赶赴展览的年轻人,你也许会认为,何尝不实现一下这个梦呢?毕竟,这一次,你确实难得地站在了世界艺术界的前沿焦点,这就是梦的开端。”《环球时报》记者在2010年拜访萨迪亚特时写道。

阿布扎比卢浮宫展品。摄/赵鹏

从2010年到2019年,9年的时光飞逝而过。今日,当记者再次踏上萨迪亚特岛的土地,真实地见到这座岛上剧变的发生,忽然有惊为天人的冲击感。一座座设计精美绝伦的艺术宫、博物馆、画廊从草图中跃身而起,大大小小的展览、沙龙、讲座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来自全球的游客们在海天一线的空灵之景中,欣赏着艺术,探讨着艺术,汲取着艺术,融合于艺术。自然弥漫的艺术氛围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人感染其中,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艺术的载体。就在时光交汇的刹那,那个曾经令人不敢相信的梦,竟然真的照进了现实。

阿布扎比卢浮宫。摄/赵鹏

萨迪亚特文化区以其空前的规模和覆盖面崛起成为全球文化中心,汇集了全球最庞大的重要文化资源,包括阿布扎比“卢浮宫”“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扎伊德国家博物馆”以及“海事博物馆”等。每一座博物馆的设计都出自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之手,并且使用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和科技。随着它们的陆续开放,一个个鲜活的文化触点被激活,如同一扇扇窗,透过它们,一股融古纳今、兼收并蓄的文化洪流正奔涌向前。

得益于政府的前瞻布局,阿布扎比正成为世界艺术市场的又一个中心,而文化艺术也成为了阿布扎比的另一支柱产业。无疑,萨迪亚特正在向外界社会打开阿拉伯文化的窗口,并重塑这一独特的区域文化在全球文化蓝图中的新格局。

艾恩绿洲,灵感的来源

绿洲。摄/赵鹏

艾恩绿洲比邻国家博物馆。这片绿洲占地面积3000英亩,拥有14.7万棵椰枣树,100多类品种。同时,这里还种植芒果、柠檬、无花果、香蕉多种水果。在绿洲内,可以看到古老的灌溉系统。现在的绿洲被规划得井井有条,游客并不能随意地进入树林游玩。但是,园区内的电瓶车会将游客送到停靠点,然后依据游览路线进行游览。在此过程中,园区还会为游客准备不同品类的椰枣供以品尝。游客还可以尝试高难度的攀爬椰枣树项目。这片绿洲是当地宝贵的资产。它也为阿布扎比的建筑提供着创作源泉。阳光透过棕榈树留下影影绰绰的斑点成就了卢浮宫分馆的屋顶、扎耶德清真寺的回廊石柱上雕刻的椰树树叶,都体现了对这片土地难得的绿色的珍爱。

大清真寺内步步“精心”

自驾阿布扎比的途中,在任意一座连接阿布扎比岛和内陆的桥上,都可以看到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的身影。当我们在更衣室内换上罩袍和长衫之后,这次对大清真寺的观览便更加具有了仪式感。而初见清真寺的第一眼,我们便被这座建筑的艺术风采所深深折服。清真寺由9万多吨白色的大理石建造,这使它的外表仿若白玉,照得所有朝圣者的面颊微微透明,而高高伫立的1000多根柱子以及由它们支撑的80余个大理石穹顶则重重叠叠、层层递进,环抱着所有进入寺内的人们。其间,四座傲然对视的宣礼塔迎着每位看客的目光直撞而来,恢宏的气势一下就倒入眼波。向导告诉我们,这座清真寺为纪念阿联酋第一任总统谢赫·扎耶德而建,这里是他的安息之地,清真寺故此得名。

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摄/赵鹏

步入寺内,我们发现,整座清真寺的设计在充分体现伊斯兰教风格的同时,还借鉴了不少他国清真寺的设计。据说,该寺的设计师、建造原材料来自意大利、德国、土耳其、印度、中国和阿联酋本国等地,充分证明了艺术和文明的创造已渐趋国际化。其内部的装修和装饰方法也颇具当代感,如,镶嵌着青金石和玛瑙、碧玉的花卉图案以及由钢材、黄铜、水晶制造的枝形吊灯便是典型的现代设计元素。铺展在礼拜殿内的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地毯的棉线来自伊朗、羊毛来自新西兰;地毯上的阿拉伯式花纹图案由1200名工匠花约两年时间完成,用传统的方式和传承下来的匠心保证了艺术魅力的持久与新鲜。

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摄/赵鹏

人们都喜欢在将夜未夜、暮色渐浓的时刻来到大清真寺。此时,残阳下的大清真寺披金染红,层层的拱门望之不尽,气象森然,整座建筑不高,却有接天之势。这里观者不少,却寂静无伦,只有人们的鞋履落在路面上,发出齐整的蹋蹀声。震撼心灵的是耳畔不时传来的呼祈声,它正悠扬地飞越浮尘,飘向远天,轻叩着每个伊斯兰信徒心底那个与生俱来的幽深华茂的世界。

[责任编辑:何意阳]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