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惠州民生保障: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来源:凤凰网广东综合

自动播放

刘巧慧局长做客《创建国内一流城市——惠州谈》栏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近日,惠州市民政局刘巧慧局长做客凤凰网广东《创建国内一流城市——惠州谈》栏目访谈,畅谈惠州民政工作。

刘巧慧表示,惠州民政工作要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穿融入到国内一流城市的创建之中。接下来,惠州民政将把工作重心和力量集中到“三个聚焦”上,切实履行好职责,发挥好职能作用,为惠州打造成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贡献民政力量。

聚焦脱贫攻坚

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兜底保障职能

聚焦脱贫攻坚,在政策层面上,首先是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去年,惠州在这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比如,明确了低保中的扶贫对象超出低保条件后可延续保障至2020年底,并将所有扶贫部门认定的无劳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和就业帮扶脱贫的扶贫对象纳入低保范围。据统计,目前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7659人,其中纳入低保五保有27182人,占72%。

其次,提高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今年惠州将结合实际,参照三类地区标准,科学合理调整提高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争取7月底前完成。

另外,惠州还全面实施困难群众二次医疗救助。最大程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防止困难群众“因病返贫”。

基层服务,就是要主动走到群众身边

政策再好,关键是要落地。刘巧慧强调,民政工作要解决好政策落地、服务落地问题,要切实把工作落实到群众身上。因此,惠州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组建了基层民政专业服务队。

按照每个镇(街)2-3人的标准,组建了一支164人的基层民政专业服务队,专责走街串巷、访村入户、宣传政策、查漏补缺,上门指导和协助困难群众办理服务事项,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主动走到群众身边去,主动发现,主动服务,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强服务队的指导与培训,确保其真正发挥作用。

除了组建专门的民政服务队伍,惠州民政还发挥社会力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深入开展“百会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助力乡村振兴,200家社会组织与全市150个贫困村(包括2个革命老区村)结对帮扶共建,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

聚焦特殊群体

探索完善低保对象认定办法

低保边缘家庭、特困人员、留守和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是民政部门的服务对象。民政部门不仅应做好基本民生保障,而且在保障水平上要从过去的“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原来的应急服务、被动服务向主动发现、主动服务转变。

比如,在完善低保对象认定办法方面,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可单独纳入低保,收入认定中可酌情扣减家庭成员自付医疗费用等刚性支出,明确和适当扩大了低保认定中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的范围等。

探索开展特困人员照料护理保险服务

惠州市今年将探索特困人员照料护理保险服务,开展住院护理“一站式”服务,探索全市所有住院特困人员无需申请,即可在住院后按规定标准获得住院护理补贴。

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

目前,惠州市2234名农村留守儿童都纳入有效监护范围,基本杜绝了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现象,切实兜住了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底线。

在困境儿童方面,建立“一人一档”信息档案,并动态更新。目前,全市共设置7家儿童福利机构,完成了全市77个乡镇(街道)、1276个村委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配备工作,充实了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组织架构,困境儿童生活得到较好保障。

聚焦群众关切

推进“9073”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养老服务水平

养老问题和教育、医疗问题一样,是民生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惠州民政部门聚焦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惠州正在逐步推进“9073养老模式”,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以及3%的机构养老。

在机构养老方面,惠州早已出台民办养老机构扶持资助政策,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85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9.5张,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基本能够满足。

开展“长者食堂”试点,不断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

在社区和居家养老方面,今年有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各县(区)至少建设1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示范中心及开展“长者食堂”试点。“长者食堂”采取信息化手段运营管理,探索构建“互联网+长者食堂”的助餐服务体系,示范中心建成后将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服务。

二是推进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工作,为老年人提供“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力争下半年进入实际运营阶段。2018年底前,民政部门已完成和电信公司的协议签订工作,接下来将开展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为平台运营提供支撑。

[责任编辑:李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惠州民生保障: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http://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190604/18/wemedia/1600dfb847243c45edb8c2f5627dd820df86b2a3_size47_w640_h360.png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