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海洋六号”抵返广州 发现新物种判断海底“冷泉”


来源:金羊网

历时36天、航程3000多海里,一口气开展了20多项海上科学考察任务,硕果累累。1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圆满完成2019年深海探测共享航次任务返抵广州海洋地质码头。

历时36天,海洋六号凯旋1390米海底“生擒”新物种

“海洋六号”科考船抵达广州。记者黄巍俊摄

介绍会上展示的科考成果。记者黄巍俊摄

历时36天、航程3000多海里,一口气开展了20多项海上科学考察任务,硕果累累。1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圆满完成2019年深海探测共享航次任务返抵广州海洋地质码头。

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一次大规模深海探测共享航次,集合了境内外18家优势科研单位、111位科学技术人员参航,综合运用多种高精度调查手段,探寻了海马冷泉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

共享航次开展了20多项海上科学考察任务。其中一项任务是开展运用我国自主研制的两套潜水器——“海马”号ROV和“探索4500”AUV,在南海北部陆坡西北部海域开展联合调查。

航次期间,科技人员对4500米级深海热液探测自治式潜水器系统(“探索4500”AUV)进行了试验性应用,对深海富钴结壳规模采矿车开展了海上试验,验证了新设备新技术的深海探测开发能力,实现了大型国产调查设备试验性应用。同时,以“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为平台,开展了水合物开发环境原位监测与探测装置、多参数剖面探测系统等自主研发设备的海上试验,完善了深海探测技术配套和公共试验平台建设,完成了多套自主研发深海设备的规范化海试。

当天,科考成果展示现场,一堆看似普通的贻贝吸引了记者的视线,“这就是‘海马贻贝’,因被海马号‘生擒’而得名,深海新物种!”航次技术负责人陈宗恒告诉记者,这次还首次捕获1390米海底奇特管虫群落,这些新发现基本可以判断新的海底大型活动性“冷泉”。他表示,已基本查明其分布范围、地形地貌、生物群落、自生碳酸盐岩及流体活动等。

“冷泉”是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产生的一些流体组分在海底表面的溢出。由于溢出的流体富含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组分,可给一些化能合成的微生物(细菌和古菌)提供丰富的养分。在千米深海中,没有阳光、缺乏养分,海马贻贝就依靠“冷泉”生存。

据介绍,此次系统规模开展冷泉调查研究,运用多种手段对海底活动冷泉进行取样和观测,获取了一大批冷泉系统相关生物、水、气体、沉积物等样品及数据,为冷泉系统演变过程及机制等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责任编辑:周婉仪]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