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山大学两个项目入选2018“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来源:南方新闻网

日前,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评选揭晓,中山大学有两项科技进展入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团队的“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以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宋尔卫团队的“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治疗新策略”。

2018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中山大学两个项目入选

日前,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评选揭晓,中山大学有两项科技进展入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团队的“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以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宋尔卫团队的“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治疗新策略”。

罗俊团队:

精确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

今年8月30日,Nature杂志刊发了罗俊团队最新测量的万有引力常数G值结果。这是目前国际精度最高的G值,对于计量学和检测万有引力定律及一系列相关的空间引力探索都具有重大意义,将为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罗俊团队就在华中科技大学开始进行G的精确测量,把实验室建在人防山洞中。实验初期,—天24小时需有人盯在计数器前,有时连续几个星期都得轮流值班。

历经十多年努力后,罗俊团队于1999年得到了第一个G值,被随后历届的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录用;花费又一个十年后,其团队于2009年发表了新的结果,相对精度达到26ppm。该结果是当时采用扭秤周期法得到的最高精度的G值,也被随后的历届CODATA所收录命名为HUST-09。

此次罗俊团队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G,给出了目前国际上最高精度的G值,相对不确定度优于12ppm,实现了对国际顶尖水平的赶超。

宋尔卫团队:

改造肿瘤微环境“打败”肿瘤

肿瘤微环境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治疗后复发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宋尔卫是国内最早开展保留乳房根治乳腺癌手术的外科医师之一。通过临床实践,他提出了保乳联合靶向“肿瘤微环境”治疗的观点。

在肿瘤微环境中,他发现了一群具有促肿瘤生成和诱导肿瘤化疗耐受作用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并找到其独特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通过靶向干预这些表面分子,可抑制肿瘤生成,增强化疗敏感性。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肿瘤微环境的新治疗靶点。

宋尔卫团队系统阐明了肿瘤微环境中大量存在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功能。肿瘤细胞可“策反”本来是对抗肿瘤的巨噬细胞,让它们转而促进肿瘤转移。其团队研究发现,联用单抗药物和PD-L1抑制剂可显著提高前者的抗肿瘤疗效。目前,这一新治疗策略已用于临床试验。

此外,宋尔卫团队还发现,一类长非编码RNA(lncRNA)可直接调控微环境细胞间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其中,NKILA可诱导抗肿瘤的淋巴细胞激活后发生凋亡,导致肿瘤发生“免疫逃逸”,因此,NKILA可作为一类新的免疫检查点分子,沉默NKILA可提高免疫细胞的治疗效果。

这些系统性的创新成果为靶向肿瘤微环境诊治肿瘤开拓了新思路,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责任编辑:孙鸣涧]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