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在港上市中资券商去年业绩“大丰收”:港股牛市赚钱凶猛,“一带一路”充满商机


来源:证券时报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底,香港证券市场市值达34万亿港元,较2016年底上升37.9%,全球排名第7,亚洲排名第3。同时,近年香港证券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截至2017年底,555家持牌法团是港交所参与者,较2016年底增加54家参与者,增幅10.8%。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目前港股独立拆分上市的券商包括海通国际、国泰君安国际、交银国际、申万宏源(香港)以及兴证国际。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底,香港证券市场市值达34万亿港元,较2016年底上升37.9%,全球排名第7,亚洲排名第3。同时,近年香港证券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截至2017年底,555家持牌法团是港交所参与者,较2016年底增加54家参与者,增幅10.8%。

市场深度只是取得好收成的基础。另一个重要的助推因素,是内地和香港、香港和国际的融合在进一步加深。

港股牛市催生业绩“大丰收” 

2017年,港股市场整体处于牛市,在港独立拆分上市中资券商业绩集体“大丰收”。

海通国际营收和净利排名第一,且均遥遥领先。全年实现营收71.9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净利达30.29亿港元,同比增长80%,均创历史新高。

海通国际相关负责人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因素在于推动“内生型”增长,即在少依赖甚至不依赖外力的情况下,凭借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自发的成长。2017年,海通国际总资产较2016年减少1%,但营收及净利却双双增长,得益于资本运作能力及良好的运营能力。

作为香港市场中资老牌劲旅国泰君安国际虽然业绩稳健增长,但营收只有海通国际的一半左右,为31.32亿港元,同比增长24.3%;净利不到海通国际的一半,为12.28亿港元,同比增长26.7%。

交银国际交出去年5月份在港交所上市后的首份年度成绩单。2017年,交银国际实现收入12.21亿港元,净利润4.04亿港元,分别较2016年增长15.91%及14.98%。

交银国际董事长谭岳衡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展望未来,交银国际将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香港资本市场的繁荣为依托,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把握港交所上市规则改革等市场机遇,发挥银行系券商优势,努力为客户与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兴证国际去年营收和净利大幅增长,分别实现营收9.28亿港元,净利1.53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82.9%和51.1%。

兴证国际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杨华辉表示,2018年,港股制度改革将实现重大突破,如发行制度改革和H股“全流通”试点的开展,从而有机会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在香港上市,提高投资者对香港市场关注度。未来一年,兴证国际将抓住国家政策及行业趋势带来的重大机遇,积极研究与推进国际化战略,把握发展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控股股东兴业证券的合作,挖掘跨境投融资业务机遇。

申万宏源(香港)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6亿港元,同比增长31.1%;净利1.05亿港元,同比增长27.94%。

政策红利是重要发展机遇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助推因素,则是内地和香港、香港和国际的融合在进一步加深。

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2017年,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再揭新篇章。2017年7月3日,“债券通”的“北向通”正式启动。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及港股制度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为香港券商行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随著“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跨境投融资活动将越来越活跃。

根据普华永道(PwC)的报告,2017年,中国企业(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赴“一带一路”区域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从2016年的22个增长到135个,并购交易总金额从近20亿美元涨到2017年的214亿美元。

香港是全球最具规模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具有法律、人才及地缘优势,能够为全球特别是区内“一带一路”项目提供投融资、专业服务、风险管理等方面服务。

海通国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海通国际都致力于通过境内境外联动,协助内地公司去境外市场IPO及跨境并购。背靠母公司海通证券的影响力,海通国际拥有庞大的内地企业客户资源;同时,通过多年深耕香港资本市场,及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海通国际目前已在国际资本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并具备成功的资本运作经验,可为企业争取一定的定价权。

资料显示,目前海通国际的国际金融网络覆盖香港,东京,印度,新加坡,纽约及伦敦,可为中资企业提供更广泛的服务覆盖面及更多元化的选择。

海通国际相关负责人表示,其母公司海通证券目前已通过海通国际及海通银行完成了在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布局,并且依托海通国际证券在香港的快速发展,逐步将公司国际化的战略储备转化为战略优势。未来,海通国际还将进一步拓展其国际金融市场的深度及广度,并在部分已有国际网点实现全牌照运营。

积极切入布局新经济

2017年12月,港交所宣布将在2018年进行上市机制改革,包括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等。同月,中国证监会宣布,经国务院批淮,证监会将开展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试点,进一步优化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环境,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在港中资券商提前或者已经通过各自方式布局新经济。

谭岳衡表示,交银国际非常重视港交所吸引新经济的改革方案,投行团队专门提交了建议书配合此次改革。交银国际一直持续跟踪关注新经济时代,新旧动能的转换,前几年就已经在创新研究方面进行了布局,对一些新经济领域、独角兽公司的研究比较深入,在香港和北京形成比较扎实的研究力量。

海通国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过去几年快速增长过程中,海通国际始终紧跟港交所的新制度。针对港交所今年会推出的一些新的上市政策,预计有望吸引更多内地及国际的新兴科技企业、药企会来到港股市场,带动IPO融资金额的上升。海通国际已经对此计划作出了及时的战略部署,绝不会缺席这一场变革。海通国际将凭借其成熟的市场经验,强大的销售网络及执行能力,协助更多的高科技、互联网、医药企业赴港上市。

不过,香港市场相对成熟,市场竞争激烈。以小米为例,据媒体报道,多个接近小米的市场人士透露,小米倾向于选择香港上市。一家在港中资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介绍,几乎所有的在港中资券商都进行或尝试进行过接触小米,争取业务。

业绩亮点逐个看:   

1海通国际ROE超过国际投行

记者注意到,就海通国际目前的体量而言,已相当于一家国内中型券商;而据其年报,海通国际ROE为12.8%,已超过国内一流券商,甚至超过一些国际投行:高盛(10.8%),摩根士丹利(9.4%)。

年报显示,2017年海通国际的企业融资业务净利润占比最大,更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增长了59%;财富管理业务作为收入贡献占比最大的业务,在2017年整合升级,包含零售经纪,私人财富管理及超高净值财富管理,架构与外资行接轨,其港股日均交易量同比增长约28%,债券成交额达183亿港币,同比大增346%。

而从利润率及利润增长幅度来看,已经历过“培育”这一前期阶段的资产管理业务也十分突出,逐渐开始迈向“做优”的精致化发展路线,利润率达79%,利润增幅达86%,AUM在年内达到660亿港元,年内又推出多支创新型基金产品。

机构客户业务也维持了10%左右的利润及收入增长,凭借海通国际多元的业务线及强大的研究销售实力,成功吸引了一批优质客户,包括亚洲资产管理排名前25的私人银行。

2017年动作频频的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大增212%,其私募股权投资着眼于挖掘成长期的高回报企业标的,深度参与被投企业各阶段的金融活动,为投行业务累积客户资源,并与财富管理及资管等各项业务配合,形成产业生态链。

海通国际相关负责人介绍,现阶段公司各项业务均保持在市场领先地位,协同效应逐渐显现:形成了贯通一级市场发售及二级市场做市交易的债券生态链,并在香港市场享有一定的定价权;同时具备集投资、发行、销售、交易于一体的股票生态链。

2兴证国际投行收入增长迅速

兴证国际年报显示,2017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23亿港元(2016年:0.21亿港元),同比增长487.2%。

兴证国际表示,2017年公司债券发行及承销业务发展快速,客户涉及金融地产等不同行业,发行品种包括高级债、次级债以及可转债,在公募和私募交易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7年完成公募及私募债券(含优先股)项目26个,其中25个以美元计价,协助企业融资约16.1亿美元。此外,年内新增的固定收益类结构性产品发行业务录得手续费收入0.63亿港元;股权融资业务方面,作为保荐人完成首次公开募股项目1个,已递交申请的首次公开募股项目1个;已签署的财务顾问项目有4个,完成的首次公开募股承销项目及配售项目分别有5个及44个,总承销金额约5.61亿港元及总配售金额约17.33.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兴证国际独家保荐上市的浦江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募股项目,其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受到投资者踊跃认购,超额认购达到约210倍。

[责任编辑:谢莹洁]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