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广东人的份子钱 为何堪称一股清流


来源:南方都市报

近日,一篇关于份子钱的帖子刷了屏。当事人赴婚宴,给了100元份子钱,然后发现菜品豪华,心里开始打鼓,担心是不是给得太少。没想到的是,帖子后面广东网友的留言却亮了。一众来自广东的网友现身说法,力证广东的民俗即是如此,份子钱一般都是一两百。

广东人的份子钱,为何堪称一股清流

近日,一篇关于份子钱的帖子刷了屏。当事人赴婚宴,给了100元份子钱,然后发现菜品豪华,心里开始打鼓,担心是不是给得太少。没想到的是,帖子后面广东网友的留言却亮了。一众来自广东的网友现身说法,力证广东的民俗即是如此,份子钱一般都是一两百。(1月6日大洋网)

一到过年过节,关于份子钱的话题又热了起来。不过,以前人们只是抱怨各地的份子钱让年轻人不堪重负,这些年关于广东人的份子钱却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去年十一时,就有媒体发过一篇题为《国庆结婚份子钱地图出炉!我只服广东人!》的文章,详细列了全国各地的婚礼份子钱价格。据文章统计,长三角地区的份子钱普遍较高。四川、北京、陕西、江苏、湖南的份子钱已经到了1000元,新疆、内蒙古的份子钱最低500元起步。其中内蒙古赤峰位列全国第一,份子钱最多能给5000元。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经济大省广东的份子钱只有200-300元。在顺德,很多人甚至一分钱不收,红包折个角代表受礼,红包原封不动地还给你。广东人对待份子钱的态度,简直是“随礼界”里的一股清流。

按理说,经济水平高的地方,份子钱自然也该水涨船高。为何广东人就能独成清流?有些事情,归根结底,可能还得从经济上找原因。

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早就指出,中国社会婚丧嫁娶中的“份子钱”有金融产品的属性,这类似于民间自发的“众筹”,含有互助的意义。

不过,古时候的中国人是不流行送份子钱的,结婚只送礼物。清末民初,送份子钱才成为上流社会办喜事必不可少的项目。尤其是满族八旗,为了体现身份,更讲究送份子钱的礼节。

而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没人送份子钱,祝贺结婚人们往往只送脸盆、暖水瓶等生活日用品。及至80年代,人们手里稍微有点闲钱之后,份子钱才又卷土重来。

从经济角度来看,送份子钱,要处于商品经济开始发展,居民的生活不是特别宽裕,但是普通人也要开始追求体面生活的时候。

对珠三角富庶之地、经济高速发展的广东人来说,他们早已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独立置办酒席,已经不再需要一家一户“众筹”。所以,对广东人来说,份子钱更多就变成了一种讨彩头的象征。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北京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也很发达,为何这些地方还风行送大额份子钱?这其实与份子钱另一个重要作用分不开,那就是为了追求“体面”。换句话说,除了经济之外,越爱追求攀比、越爱面子的地方,貌似份子钱也就越高。

以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为例,这部描写清末民初满人生活的小说,对当时没落的满洲八旗子弟爱面子又爱攀比的心理进行了出神入化的刻画。小说中的福海二哥,在“份子钱”有限的情况下,为了给“我”安排一场既经济又排场的“洗三儿”,可谓煞费苦心。

一旦美好的习俗被低俗、攀比、功利之心绑架,那么再好的初衷,也可能变异。当给新人表达祝福,不再是满怀祝福、欣喜,而是有怨怼、算计与愤懑,那这样的祝福,对新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2017年发布的《国人工资报告》,显示中国人除了吃穿用学住行这六大开销外,人情往来、请客送礼花销占工资的14.65%。(2017年1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显然,其中相当比例是份子钱。相信每个身处其中的人,周旋于这样的文化中,经济上、精神上都疲惫不堪。

除了广东人,我其实比较欣赏美国人随份子的态度。我表弟在洛杉矶,他的美国同学结婚就是列一个单子,上面写上新人需要的小物件,比如小烤箱、吹风机、餐具之类的,先拿到手的人就在单子上打上钩,后面的人从未打钩的物品里面选,稍微贵点的就几个人“众筹”一下,每人出五十、八十美金。

这样随份子,既让新人满意,送礼物的人也没负担。表弟说现在身边一些中国留学生受了影响,结婚也开始简单起来。事实上,不管是美式的随份子,还是广式随份子,都让人感觉轻松、愉快,双方都不累,何乐而不为呢?

但愿以后广式随份子,就像广式月饼一样,也能在全国流行起来。

[责任编辑:刘丹妮]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