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越华书院远去 余韵留存越华路


来源:广州日报

越华书院远去 余韵留存越华路康熙年间广州富商巨贾联手创立书院存续近两百年在文化史上留下精彩一页广州地名解密系列报道采写/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图/fotoe今天的越华路看上去再平常不过,只有沿街参天

越华书院远去 余韵留存越华路

康熙年间广州富商巨贾联手创立书院存续近两百年在文化史上留下精彩一页

1903年,越华书院改为广州府立中学堂,这是第一期甲、乙班毕业生合影。

广州地名解密系列报道

采写/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

图/fotoe

今天的越华路看上去再平常不过,只有沿街参天的古榕与老旧的骑楼,悄无声息地传递着历史的厚重感。如果你跟我一起细细探寻,就会在这种厚重感里闻到几缕书香。因为,“越华路”这个地名里悄悄藏着一座古老书院的记忆。

中举如中彩票富商趋之若鹜

今天的越华路看上去再平常不过,只有沿街参天的古榕与老旧的骑楼,悄无声息地传递着历史的厚重感。这种厚重感是颇有渊源的。其实,越华路的地名,来自于昔日矗立于此的古书院——越华书院。这座书院创办于1721年,苦心经营近两百年,与近在咫尺的粤秀书院与远在肇庆的端溪书院一同名列“广东三大书院”,历任院长(当时称山长)均是学术大家,个个名头响亮。书声琅琅的越华书院在广州文化史上留下了极其闪亮的一笔。

20世纪初,清政府“废书院,办学堂”,越华书院的历史才告终结。到了20世纪30年代,昔日古书院一带开辟马路,顺理成章地命名为越华路。

连过三道大关才能考上秀才

“书院”这个词,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不过,清代的书院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呢?估计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书院名头可多呢,有的是官办的;有的是“私营”的;有的聘请学问高深的大儒讲课;有的不过为宗族子弟进城赶考提供一个歇脚与温习功课的地方……不过,就算书院的名堂再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围着科举考试这根指挥棒转,期盼走出几个“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科场赢家,也为自己挣个好名声。

据史料记载,清代中期,以位于今人民公园一带的府衙为中心,方圆3.5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大大小小、名堂不一的几百家书院,中间又夹杂了上百家书店(当时称书坊),文化氛围之浓,在国内都是罕见的。而像越华书院这样的官办省级书院,历任“掌门人”大多有着当时让人亮花眼的进士出身,绝对是这数百家书院中的佼佼者。

不过,越华书院虽然有一个官办的名头,其实是广州的富商凑份子办起来的。话说清代的广州城商贸发达,富商巨贾多如牛毛。而在今人眼里,秀才这个词往往与“穷酸”联系在一起。可你知道吗,“秀才”这个头衔,可是一点都不好拿的,必须得过县试(知县大人主考)、府试(知府大人主考)、院试(省里的学政大人主考)三道大关,一个几万人的县里(广州分为南海、番禺两个县),一年也就招几十个秀才,比现在考大学难多了。话说曾国藩他爹考了很多年,直到四十多岁,才挣了个秀才的头衔;众所周知的蒲松龄老爷子,则考了大半辈子也没考上,五十几岁还被人称为“童生”,这心里是什么滋味?

商人地位低下热盼子弟中举

考秀才难,考举人更是难上加难,整个广东省,每次乡试(三年一考)也只有二三十个人中举,这概率简直跟中彩票一样,难怪范进一中举就发了疯,实在是喜出望外。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广州的富商巨贾早已实现了经济自由,为啥还要凑份子建书院,花大把银子供孩子读书,拼了命围着“科考指挥棒”转呢?

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那时讲究“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就算你富得流油,如果没有功名,仍是草民一个,还得列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到哪都低人一等。不过,如果有子弟考上了秀才,整个家族都会高兴得不得了,家里免了一点赋税,那是小事,从此见了县太爷可以挺直腰板说话,到哪都能扬眉吐气,这才至关重要。一旦中了举人,那更是祖坟上烧了高香,一定要在族谱里大书特书。至于那些发了大财的,族谱里能提一两句就不错了。

商界热心筹资创立越华书院

其实,就算到了晚清年间,那些在海外苦苦打拼、最终成了商业巨子的华侨,按说可以完全不理科举考试这一茬了,却还要卯足了劲把孩子往国内送,请最好的先生教,不拿个功名不罢休;而族里的孩子一旦中了举人,马上就成了耀眼的明星,出洋到华侨圈里转一圈,就能收到一大笔出场费。可见,当时人们的科考情结之深,与今人的高考情结比起来,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721年(康熙六十年),省城诸多富商巨贾联手向两广总督和广州巡抚上书,提议大家一起捐钱,建立书院,专供商人子弟入读。商人如此热心,科举情结深厚的总督与巡抚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总督与巡抚不但一起捐钱,还愿意到书院里轮番讲课,提点后辈学业。在官府与商人的一起努力下,越华书院很快就在布政司后街(即今越华路一带)办起来了。开办之后,历任督、抚以及名师大儒轮番在此讲课,书院的名声,渐渐就传了出去,与附近的粤秀书院以及肇庆的端溪书院齐名,成为广东三大省级书院之一。

书院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一个盐商的园子。筹办方把它买下来后,重新修缮,改建成了一个四进的豪华建筑。书院坐北朝南,首座大门临街,门匾“越华书院”四个大字,是时任两广总督杨应琚的墨宝。说到这里,得插一句,会试之后的殿试,考生的答卷都要给皇帝亲览,皇帝不但要看内容,还要看书法,如果遇上皇帝是书法爱好者,后者就更重要了。说实话,能杀进殿试这一关的读书人,文采都十分了得,很多时候,皇帝看谁字写得好,就把谁的名次往前提一点。所以,当年在科场上厮杀的诸多考生,不但要熟读先贤经典,还得练出一手好字。杨应琚题写的牌匾,想来一定亮花了很多人的眼睛。

广州的商人有钱,把越华书院盖得富丽堂皇。整座书院占地6000平方米, 从首座大门进去,第二座是大堂,第三座是讲堂,也是书院里最宏伟的建筑,后座是先贤祠,书院内既有小桥流水,又有芭蕉荷花,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不过,想来书院读书,得先参加招生考试。每年初春,书院就会派人到处张贴招考告示,省城里要贴,各个偏远乡村也得贴。告示要贴足十日,才能开考。

院长年薪千两

够买几座大宅

书院的招生考试是在今文明路一带的贡院里进行的。从早晨6时开始,得整整考足一天,到傍晚6时才能离场。体力差一些的考生,难免饿得头晕眼花,两腿“飘”着离开考场。

考试虽然辛苦,考上了待遇却是不错的。按照考试成绩的不同,书院学生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称为正课生,不但食宿全免,每年有20多两银子的生活补贴(当时称为膏火银),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人家一年的收入;成绩次一等的称为外课生,也是食宿全免,每个月也有10两银子的补贴;成绩最差的是外课生,相当于旁听生,既没生活补贴,也没有免费吃住,待遇差了一大截。不过,不管是哪一类的学生,都不用考虑学费的问题,深谋远虑的富商巨贾早在筹办书院之初,就把几千两银子放贷出去,每年收到的利息,就用作书院的日常开支;有了这样的远见,书院才可以运转近两百年。

书院正课生一年能领20多两银子的生活补贴,院长(当时称山长)一年能拿多少钱呢?说起来会让你吓一大跳,年修金、薪膳(伙食补贴)、节仪(节日费)、学生见面礼等各种补贴加起来,院长一年可以拿近千两银子,足可买几栋大宅了。不过,俗话说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要当越华书院的山长,必须得是科举考试的赢家,学养还得特别深厚。翻开越华书院历任山长的档案,不是精通古典考据之学的大儒,就是最早接触西学新知的先贤,不少人在广州学术史上留下了辉煌一页。只是随着时代的流逝,这些人的名字早已不为今人所知,他们的故事,我们留到以后再说吧。

到了20世纪初,清政府大力办新学,围绕着科考指挥棒转的越华书院终于没落。1903年,越华书院废止,校舍改由广州府立中学堂使用,今日越华路附近广中路的地名即由此而来。20世纪30年代,官方在这里开修马路,顺理成章命名为越华路,这一座古老书院的书香余韵,就这样留在了地名里。(注:本文参考了《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等资料。)

[责任编辑:陈玉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热点推荐

专题推介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